-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示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

【小题1】银川市能在历史上形成七十二连湖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2】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下列关于恢复湿地的措施,可行的有
①全面禁止植被开采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将湿地区人口全部迁往城市
④逐步减少耕地,退耕还湖
⑤发展旅游业,提升经济水平

【小题1】银川市能在历史上形成七十二连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蒸发弱 |
B.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地下水位较高 |
C.森林丰富,涵养水源 |
D.贺兰山高山冰雪融水的不断补给 |
A.泥沙淤积 |
B.气候变暖 |
C.排水造田 |
D.黄河来水量减少 |
①全面禁止植被开采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将湿地区人口全部迁往城市
④逐步减少耕地,退耕还湖
⑤发展旅游业,提升经济水平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⑤ |
D.②④⑤ |
中国某地区地形平坦,面积3840km2.下图示意该地区1991—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91—2010年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导致该地区
【小题2】2001—2010年,该地区旱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1991—2010年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导致该地区
A.大气降水增多 | B.地面蒸发加强 | C.雨水下渗增强 | D.地表径流增加 |
A.城市化进程快 | B.区域气候变暖 | C.种植技术进步 | D.自然灾害频发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序号与区域内存在的地形区对应错误的是
A. ①——河套平原 C.③——三江平原
【小题2】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小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序号与区域内存在的地形区对应错误的是
A. ①——河套平原 C.③——三江平原
【小题2】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
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
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
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
A.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降低 |
B.②到③由畜牧业生产为主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
C.④到⑤水能资源逐渐增加 |
D.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过渡到第二级阶梯 |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该流城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黑河下游过去曾是水草丰关、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荒漠戈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图中山脉走向一致的是
【小题2】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小题3】黑河下游地区水草丰美变成荒漠戈壁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小题1】与图中山脉走向一致的是
A.阿尔泰山 | B.武夷山 |
C.南岭山脉 | D.贺兰山 |
A.地下水 | B.高山冰雪融水 |
C.大气降水 | D.季节性积雪融水 |
A.陡坡修筑梯田 | B.工业规模扩大 |
C.全球气候变暖 | D.水库拦截蓄水 |
艾比湖位于准噶尔盆地,是新疆最大咸水湖。博尔塔拉河、精河、奎屯河,分别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注入艾比湖,成为湖水的主要。7000多年前湖面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如今湖面已经萎缩至500平方公里左右,湖滨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成为中国西部沙尘暴主要策源地之一。读艾比湖湖区面积演变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距今7000年前,艾比湖湖底地势的大致特征是
【小题2】专家分析,7000年前的艾比湖曾为淡水,其推测理由可能是当时

【小题1】距今7000年前,艾比湖湖底地势的大致特征是
A.东部陡峭,西部和缓 | B.东北和缓,西南陡峭 |
C.东南陡峭,西北和缓 | D.南部和缓,北部陡峭 |
A.距海近,降水较多 | B.气温低,蒸发量小 |
C.河水洼入量大 | D.与地下水相通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内力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2)洋流A的性质为 ________,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________作用。
(3)在图示水循环的各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填数字)。简述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

(1)图中反映的内力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2)洋流A的性质为 ________,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________作用。
(3)在图示水循环的各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填数字)。简述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
【小题2】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 )
【小题1】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
A.塔里木河流域 | B.黄河流域 | C.珠江流域 | D.太湖流域 |
A.水田改旱田 | B.地膜覆盖 | C.发展畜牧业 | D.引水灌溉 |
2003年以来,鄱阳湖枯水期水位连创新低,且低水位时间延长,为此江西省设想在鄱阳湖通往长江处建水利枢纽,以“调枯不控洪”的方式进行调控。下图为鄱阳湖水利枢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调枯不控洪”是指
【小题2】该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1】“调枯不控洪”是指
A.枯水期适度关闸,汛期开闸 | B.枯水期适度关闸,汛期关闸 |
C.枯水期适度开闸,汛期开闸 | D.枯水期适度开闸,汛期关闸 |
A.增强鄱阳湖净化能力 | B.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 |
C.长江下游的水位变化增大 | D.鄱阳湖至长江通航更便捷 |
蒸馏法是加热海水使之沸腾,再把蒸汽冷凝咸淡水的方法。最近,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石墨烯薄膜,利用它能迅速将海水淡化。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其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蒸馏法海水淡化的过程类似于水循环示意图中的
【小题2】按自然属性划分,天然石墨属于

【小题1】蒸馏法海水淡化的过程类似于水循环示意图中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矿产资源 | B.气候资源 | C.水资源 | D.土地资源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北部,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等。东北部为掸邦高原,介于西部山地和东部高原之间的伊洛瓦底江平原,是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材料二 缅甸雨量丰沛,降水多集中在5至10月,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达4000毫米以上,但中部年降雨量不足1 000毫米,是缅甸的干燥地带。在过去的近20年里,水灾是缅甸的主要气象灾害,给缅甸带来了巨大损失。
材料三 海水透明度是海水之美的基本要素,透明度表示的是海水的能见程度。丹老群岛位于缅甸的最南端,至今未曾开发,这里海水透明、湛蓝,被称为世界上顶级潜水胜地。
(1)分析伊洛瓦底江航运价值比萨尔温江高的原因。
(2)为何缅甸中部地区成为该国的干燥地带?
(3)分析缅甸水灾危害严重的原因。
(4)简述丹老群岛海水透明度高的原因。

材料一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北部,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等。东北部为掸邦高原,介于西部山地和东部高原之间的伊洛瓦底江平原,是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材料二 缅甸雨量丰沛,降水多集中在5至10月,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达4000毫米以上,但中部年降雨量不足1 000毫米,是缅甸的干燥地带。在过去的近20年里,水灾是缅甸的主要气象灾害,给缅甸带来了巨大损失。
材料三 海水透明度是海水之美的基本要素,透明度表示的是海水的能见程度。丹老群岛位于缅甸的最南端,至今未曾开发,这里海水透明、湛蓝,被称为世界上顶级潜水胜地。
(1)分析伊洛瓦底江航运价值比萨尔温江高的原因。
(2)为何缅甸中部地区成为该国的干燥地带?
(3)分析缅甸水灾危害严重的原因。
(4)简述丹老群岛海水透明度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