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今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L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最可能的原因是
【小题2】关于L湖湖底坡度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推测L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最可能的原因是
A.流域内用水增多,导致甲河流量增多 | B.该地咸潮严重 |
C.湖泊水位下降,导致乙河对L湖排盐作用减弱 | D.气候变冷,蒸发减少 |
A.西侧坡度小 | B.东侧坡度小 | C.南侧坡度小 | D.北侧坡度大 |
读位于我国东北、西北内陆和南部沿海地区“三条河流各月流量统计图”(单位:立方米/秒),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河流位于我国( )
【小题2】图乙河流丰水期出现在夏季的原因是( )

【小题1】图甲河流位于我国( )
A.华北地区 | B.南部沿海地区 |
C.西北内陆地区 | D.东北地区 |
A.降水丰沛 | B.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 |
C.地下水源充足 | D.湖泊水的调蓄作用 |
“广阔河床绿色吞,如同塞北碧无垠,鄱湖出现新风景,枯季洲滩变草原”。下图是鄱阳湖枯水期水位持续走低,湖水干涸后的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水循环环节看,枯水期鄱阳湖湖水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鄱阳湖草原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小题1】从水循环环节看,枯水期鄱阳湖湖水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径流汇入减少 | B.大气降水丰富 | C.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 D.湖面蒸发强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 C.地方性分异规律 | D.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小题2】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小题1】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棉花纺织 | B.甘蔗制糖 | C.葡萄酿造 | D.大豆加工 |
下图为北京市密云县地形图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密云县的自然地理状况,正确的叙述是
【小题2】关于密云县河流,正确的叙述是
【小题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北京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小题1】关于密云县的自然地理状况,正确的叙述是
A.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 B.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
C.阵雨以对流雨为主 | D.聚落集中在山前冲积扇 |
A.潮河的含沙量高于潮白河 | B.白河的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 |
C.潮白河流域与密云水库的集水范围一致 | D.河流的补给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 |
A.改变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 B.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力度 |
C.加快地表水体循环速度 | D.调解径流量的地区分布 |
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小题2】图中显示冬季b项很少,其原因是

【小题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 |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
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
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 |
B.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 |
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 |
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 |
读“河流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甲、乙、丙三处与下图地貌类型对应起来:甲 ,乙 ,丙 。(填字母)

(2)在a处水文站测得某地理事件发生前后的径流量变化曲线如下图,则a上游发生的地理事件可能为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围湖造田 ②城市的发展 ③毁林开荒 ④植树造林 ⑤修建水库

(3)据图推断该山麓地区的气候类型________,分析这种气候类型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1)将甲、乙、丙三处与下图地貌类型对应起来:甲 ,乙 ,丙 。(填字母)

(2)在a处水文站测得某地理事件发生前后的径流量变化曲线如下图,则a上游发生的地理事件可能为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围湖造田 ②城市的发展 ③毁林开荒 ④植树造林 ⑤修建水库

(3)据图推断该山麓地区的气候类型________,分析这种气候类型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湖(下图)随着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变迁,其范围曾不止一次的扩大与缩小:当湖面缩小时,成为完全的内陆洼地或者多个不连续的小湖泊;当湖面扩大时,通过R河与额尔古纳河存在“吞吐”关系。1952-1962年,湖泊面积曾快速扩张;1958年,在R河筑坝建闸,切断湖泊与额尔古纳河的联系;1971年开通人工河a;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呼伦湖不断姜缩;2006年起,修建人工河b,有效遇制湖区生态环晚恶化2014年湖区面积恢复到2002年的水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推测1952-1962年呼伦湖面积快速扩张的原因主要是
【小题2】R河筑坝建闸导致呼伦湖
【小题3】与人工河a相比,人工河b突出的作用有

【小题1】推测1952-1962年呼伦湖面积快速扩张的原因主要是
A.气温降低,蒸发减弱 |
B.地壳下降,流域扩大 |
C.地壳上升,湖水外泄 |
D.降水增多,水位上升 |
A.水量减少 | B.盐度变大 | C.蒸发加剧 | D.水深变浅 |
A.增加湖水水量 |
B.促进湖水流动 |
C.降低湖水盐度 |
D.改善湖水水质 |
在帕米尔高原的西侧有着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家--塔吉克斯坦。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
【小题2】图中地区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小题1】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
A.地处山地和高原,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多 |
B.离海洋较近 |
C.纬度较低 |
D.多外流河和外流湖 |
A.水土流失 | B.沙尘暴 | C.土地盐碱化 | D.洪涝灾害 |
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
【小题2】对该流域地表径流含沙量大小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小题1】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
A.降水量增加 | B.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
C.水汽输送量减少 | D.地下径流增加 |
A.气温日变化及其年变化 | B.降水量及降水强度 |
C.土壤类型及地形坡度 | D.土地利用状况及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