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黄河上游局部河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幅河流流量过程全线图中,正确表示图示黄河甲乙河段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小题2】造成河套平原盐碱化的原因有
①地下水位高 ②蒸发大 ③降水少 ④地势平坦 ⑤降水强度大 ⑥植被丰富

【小题1】下列四幅河流流量过程全线图中,正确表示图示黄河甲乙河段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①地下水位高 ②蒸发大 ③降水少 ④地势平坦 ⑤降水强度大 ⑥植被丰富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④⑥ | D.①③⑤⑥ |
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是孕育渭河平原的主力。左图为渭河流域示意图,右图为渭河流域某地气候资料图。

(1)结合“渭河流域某地气候资料图”分析渭河水文特征。
(2)分析天水市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材料1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是孕育渭河平原的主力。左图为渭河流域示意图,右图为渭河流域某地气候资料图。

(1)结合“渭河流域某地气候资料图”分析渭河水文特征。
(2)分析天水市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东部某国略图,该国地形以高原为主,河流较多,有“非洲屋脊”“东非水塔”之称。该国为咖啡树的发源地之一,咖啡产量居非洲前列。咖啡树种植的理想气候条件是气温15~25℃,年降水量1 000~2 000mm。

材料二 下图为图中甲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说出该国河流流向及甲地附近河流水量变化特征,并简析原因。
(2)简述该国种植咖啡树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说出甲地区6~9月易发生的地质灾害,并简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东部某国略图,该国地形以高原为主,河流较多,有“非洲屋脊”“东非水塔”之称。该国为咖啡树的发源地之一,咖啡产量居非洲前列。咖啡树种植的理想气候条件是气温15~25℃,年降水量1 000~2 000mm。

材料二 下图为图中甲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说出该国河流流向及甲地附近河流水量变化特征,并简析原因。
(2)简述该国种植咖啡树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说出甲地区6~9月易发生的地质灾害,并简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水文历线是河流流量与时间关系所组成的曲线,下图是“某一河流的某一观测站在某年7月18日至20日的水文历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流泛滥时间长达( )
【小题2】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该地水文历线的洪峰向右偏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该河流泛滥时间长达( )
A.10小时 | B.16小时 | C.18小时 | D.24小时 |
A.观测站上游植被受到破坏 | B.观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
C.观测站上游修建大型水库 | D.观测站下游围湖造田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一2020年)提出,到202。年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触、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海大力推进产业布局“退二进三”(第二产业向郊区扩散,第三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并在郊区建设了金桥出口加工区、临港装备制造业基地等临港型工业集聚区。
材料二下图为上海港主港区位迁移示意图和长江下游大通站1998-2008年输沙量变化图。


(l)说出A、B铁路干线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说明上海港主港区位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简述1998-2008年长江大通站输沙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并解释主要原因。
(4)分析上海外贸货运结构以水运为主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一2020年)提出,到202。年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触、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海大力推进产业布局“退二进三”(第二产业向郊区扩散,第三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并在郊区建设了金桥出口加工区、临港装备制造业基地等临港型工业集聚区。
材料二下图为上海港主港区位迁移示意图和长江下游大通站1998-2008年输沙量变化图。


(l)说出A、B铁路干线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说明上海港主港区位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简述1998-2008年长江大通站输沙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并解释主要原因。
(4)分析上海外贸货运结构以水运为主的主要原因。
城市建设深刻地改变了大自然的水循环过程,下图为“某城市土地覆盖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
【小题2】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最容易诱发

【小题1】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
A.水汽输送 | B.下渗 |
C.降水 | D.蒸发 |
A.泥石流 | B.风沙侵袭 |
C.洪涝灾害 | D.狭管效应 |
【加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开都河注入新疆最大的淡水湖——博斯腾湖,是新疆的大河之一,长约610千米,流域面积约2.2万平方千米,总落差约1 750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62亿立方米。开都河水力蕴藏量有140万千瓦,是新疆重要的水电开发基地之一。
材料二 巴音布鲁克草原是中国第二大草原,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材料三 下图为开都河流域示意图。

(1)根据图中信息,简析博斯腾湖成为淡水湖的主要原因。
(2)简析开都河②至③河段利于水能梯级开发的原因。
(3)简述巴音布鲁克草原成为新疆重要畜牧业基地的自然条件。
(4)近年来,博斯腾湖有逐渐变咸的趋势,简析其主要原因。
材料一 开都河注入新疆最大的淡水湖——博斯腾湖,是新疆的大河之一,长约610千米,流域面积约2.2万平方千米,总落差约1 750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62亿立方米。开都河水力蕴藏量有140万千瓦,是新疆重要的水电开发基地之一。
材料二 巴音布鲁克草原是中国第二大草原,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材料三 下图为开都河流域示意图。

(1)根据图中信息,简析博斯腾湖成为淡水湖的主要原因。
(2)简析开都河②至③河段利于水能梯级开发的原因。
(3)简述巴音布鲁克草原成为新疆重要畜牧业基地的自然条件。
(4)近年来,博斯腾湖有逐渐变咸的趋势,简析其主要原因。
涅瓦河三角洲地区原为大片丛林和泥潭,平均海拔仅1—2m,1703年,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建设军事碉堡-----彼得堡罗要塞,后来逐步扩建为圣彼得堡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军事碉堡选址于兔子岛是因为该岛
【小题2】随着圣彼得堡市的建造,城区修建了多条水渠,舒缓了因海湾水浅而倒灌进入该市的海水,该市开凿水渠的主要目的是

【小题1】军事碉堡选址于兔子岛是因为该岛
A.地质稳固,便于建设防御工事 | B.资源丰富,适于布局大量兵力 |
C.四面环水,便于抵御外敌入侵 | D.气候适宜,适于长期屯兵驻扎 |
A.减轻水运压力 | B.便于城区用水 | C.缓解城市内涝 | D.建造特色景观 |
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南侧,河谷地带为西藏的三大粮仓之一,下游谷地是西藏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拉萨河常日里宛如慈母般温顺、祥和,但夏季常有如猛兽般的洪水袭来。下图为“拉萨河流域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拉萨河谷成为西藏三大粮仓之一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拉萨河夏季常暴发洪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3)拉萨成为该地区最大城市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 。

(1)拉萨河谷成为西藏三大粮仓之一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拉萨河夏季常暴发洪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3)拉萨成为该地区最大城市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