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大气环流
- 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 季风环流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
【小题2】3月到5月为南亚地区的热季,该季节南亚地区气温高的原因有
①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较大
②西南季风到达,带来的热量较多
③受东北季风控制,晴天多云量少
④北方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

【小题1】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
A.西南部 | B.东北部 |
C.东南部 | D.西北部 |
①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较大
②西南季风到达,带来的热量较多
③受东北季风控制,晴天多云量少
④北方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真腊风土记》(元)记载:①白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顶风可半月到真腊;②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③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跪足。
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时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的较佳时间是
A.11-12月 | B.3-4月 | C.5-6月 | D.7-8月 |
A.巴勒斯坦地区 | B.阿拉伯半岛 | C.南亚 | D.中亚 |
2015年5月,南亚的印度大部分地区受高温热浪的影响,死亡人数超过2200人。下图为“南亚季风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印度高温热浪天气的原因是
A.西风带影响 | B.极地东风带影响 |
C.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 D.太阳辐射和东北季风影响 |
A.盛行西南风,来自低纬度的海洋 | B.由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而形成 |
C.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 D.影响之下,印度半岛进入雨季 |
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甲、乙所在的平面为地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右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低于乙地,则
【小题2】若图中甲、乙分别为北半球的大陆和大洋,则此季节
【小题3】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则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小题1】若右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低于乙地,则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 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 |
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 | 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信风带 |
A.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气温 | B.印度低压处于强盛时期 |
C.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封雪冻 | D.我国长江中游易发生洪灾 |
A.热带草原气候 | B.热带季风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读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当图中湖泊蓄水范围为b所示时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等温线为1月份等温线 | B.R城市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
C.图中河流、湖泊位于南半球 | D.图中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流 |
A.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 | 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
C.S地盛行西北风 | D.福州的白天比南京的白天略长 |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结合某地区某年1月10日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区不是霜区的主要原因是
A.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气温高 |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较少,大气干燥 |
C.大气污染严重 |
D.位于四川盆地,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使盆地内温度较高 |
A.①②两地年降水量有差别,②地大于①地 |
B.此季节③地的气温总体较④地低 |
C.此季节③地的月温差较④地大,降水量较④地少 |
D.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 |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中各纬度带的气流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


【小题1】甲图中各纬度带的气流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0°~10°盛行西北风 | B.10°~20°盛行东南风 |
C.20°~3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 | D.30°~40°盛行西南风 |

A.A | B.B | C.C | D.D |
下图为世界某年某月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图中甲地是一片起伏和缓的大草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季节,并阐述理由。
(2)指出图中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和此时冰岛的主导风向。
(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交汇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1)判断图示季节,并阐述理由。
(2)指出图中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和此时冰岛的主导风向。
(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交汇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小题2】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小题3】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小题1】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热带沙漠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下图是某小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岛屿的地理位置和山脉走向分析,降水最多的城市是()
【小题2】A城市若建一个水泥厂,从保护城市大气环境考虑,厂址最佳位置应位于该城市的()
【小题3】该岛屿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小题1】根据图中岛屿的地理位置和山脉走向分析,降水最多的城市是()
A.A | B.B | C.C | D.D |
A.西南郊 | B.东南郊 | C.东北郊 | D.西北郊 |
A.甘蔗 | B.水稻 | C.棉花 | D.甜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