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11 月“北京 APEC 会议”期间,水立方附近 PM2.5 浓度为每立方米 37 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露出了久违的蓝天白云,被众人亲切的称为“APEC 蓝”。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PEC蓝”的出现,得益于一些工厂停产,部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力环流原理,你认为迁出企业最适合迁往下图中的哪个地点?( )
【小题2】下列最符合北京城区与郊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的是( )


【小题1】“APEC蓝”的出现,得益于一些工厂停产,部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力环流原理,你认为迁出企业最适合迁往下图中的哪个地点?(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和气温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小题2】根据图中高空等压面的弯曲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有关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和气温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气压:④<③<①<② |
B.气压:②<①<③<④ |
C.气温:①<②<③<④ |
D.气温:④<③<②<① |
A.③地天气晴朗 | B.④地垂直方向气流上升 |
C.此时我国沿海吹海风 | D.近地面③④等压面的凸向与高空一致 |
读北半球因热力原因造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D四处用箭头表示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2) B地的气温比A地 。(填“高”或“低”) ,C处气压比D处 。(填“高”或“低”)
(3)A、B两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 其原因是 。
(4)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若A为陆地B为海洋,此时北半球处于_____季。
(5)若A在B的西方,则AB之间的地方吹 风。

(1)在A、B、C、D四处用箭头表示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2) B地的气温比A地 。(填“高”或“低”) ,C处气压比D处 。(填“高”或“低”)
(3)A、B两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 其原因是 。
(4)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若A为陆地B为海洋,此时北半球处于_____季。
(5)若A在B的西方,则AB之间的地方吹 风。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海滨地区海陆表面气温和海陆上空气流的变化特征,由图甲可知图乙出现的时间应为


A.6时~18时 | B.18时~次日6时 |
C.8时~16时 | D.16时~次日8时 |
近年来我国某特大城市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下图为“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④处,气压最高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气温值排序正确的是
【小题3】下列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小题1】图中①~④处,气压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②>③>④>① | B.②>③>①>④ | C.③>②>①>④ | D.③>②>④>① |
A.提高建筑物高度 | B.增加市区道路密度 |
C.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 D.扩大中心城区面积 |
读华北地区某城市某天气温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比郊区气温高,这种现象叫 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近地面风向应该是 。
(2)城市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
(3)图中A地能否建水泥厂?为什么?

(1)此图反映了城市比郊区气温高,这种现象叫 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近地面风向应该是 。
(2)城市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
(3)图中A地能否建水泥厂?为什么?
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6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3)在下图中画出城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4)图中A地能否建水泥厂?为什么?
(5)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环境绿地的意义。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

(4)图中A地能否建水泥厂?为什么?
(5)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环境绿地的意义。
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图,且b表示海洋,a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①为( )


A.白天的海风 | B.夜晚的海风 | C.白天的陆风 | D.夜晚的陆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