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与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图为近地面风的形成示意图,其中表示风向的箭头是( )
A.aB.bC.cD.d
【小题2】下图为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
A.AB.BC.CD.D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 (a、b表示等压面) ,A B C D四处气压值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   )
A.D<A<B<CB.B<A<D<C
C.C<D<A<BD.A<D<C<B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长短关系是b<a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增强c辐射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台湾海峡及附近周边海域不同时间海水温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台湾海峡2007年和2008年同期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陆地轮廓B.大气环流、洋流
C.纬度、大气环流D.洋流、陆地轮廓
【小题2】澎湖列岛南部水域2008年2月14日较之2007年同期
A.海面风浪更小B.降水量更充沛
C.冬季风更强盛D.水温差异更小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区域七月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图示区域7月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D.大洋洋流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火山带分布
B.水稻种植的面积广大
C.流水地貌广布
D.人口多分布于沿海平原
【小题3】A城位于封闭谷地中,通过排干谷地中的湖泊逐渐兴建而成,现有人口2000多万。A城的城市化过程导致的问题有
①城市地面沉降 ②大气污染严重
③城市污水排泄困难  ④火山、地震频发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结合下面透明玻璃瓶和温度计的实验及大气热力作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B.12℃C.10℃D.8℃
【小题2】青藏高原地面昼夜温差大与图乙哪个两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中甲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乙图中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小题2】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A.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地1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题。

甲、乙两个气压系统的形成原因是(   )
A.夏季海洋较冷,形成了冷高压
B.冬季海洋较热,形成了暖高压
C.因海洋地势较低而形成的高气压
D.高空气流堆积,重力下沉形成的高气压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A.①地为河谷B.②地地势低
C.③地为河谷D.④地为山脉
【小题2】②、④两地的最小温差接近
A.8℃B.4℃
C.12℃D.16℃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中三条等温线a、b、c 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半球及等温线弯曲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温线的弯曲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差异造成的
B.等温线的弯曲一定是海陆差异造成的
C.上图表示的南半球
D.上图表示的北半球
【小题2】关于图中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是7 月份,①是陆地②是海洋
B.若是7 月份,②是陆地①是海洋
C.若是1 月份,①是陆地②是海洋
D.不管1 月还是7 月②处都是陆地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