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结合下面透明玻璃瓶和温度计的实验及大气热力作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
B.12℃
C.10℃
D.8℃
【小题2】青藏高原地面昼夜温差大与图乙哪个两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2-17 07:30: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近地面气流持续上升,最终会冷却至它的凝结温度。其气温变化如图折线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所示原理可以解释()
A.锋面形成过程
B.大气保温作用
C.山脉背风高温
D.地面受热过程
【小题2】在2000米高度附近气温折线的变化是因为()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热源
C.高层大气很难得到地面热量
D.水汽凝结后释放其内部热能
同类题2
读我国某月降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月份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小题2】此时A处降水少的原因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B.此时夏季风势力较弱,对A地影响小
C.盆地内部西北低东南高,阻挡夏季风
D.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流沿山坡下沉
【小题3】图示时段
A.西北地区多晴天,大气保温作用弱,多霜冻
B.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土壤墒情差
C.①处和②处的霜冻分布都是因地势高形成的
D.我国大部分地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同类题3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M层大气能量主要来自于
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C.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D.地面辐射
【小题2】下列对于N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N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B.降水现象只发生在N层
C.N层厚度在低纬度地区最小
D.臭氧层空洞出现在N层
同类题4
下图为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相邻两条线的等压差为2 hPa,L为锋面且是图示中唯一能形成锋面的位置。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M点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小题2】图示时刻,与图中L线北侧相比,L线南侧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降水少
C.风力大,气温高
D.气温低,降水多
同类题5
下图中甲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乙为省会武汉市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图中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D.④只表示散失的长波辐射
【小题2】照片拍摄的季节,武汉市郊区的农民一般会给白色塑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则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A.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B.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C.10-11月,阻挡③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D.12-次年1月,增强①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