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小题。

【小题1】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北温带B.南温带
C.北半球热带D.南半球热带
【小题2】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
A.黑夜最短B.正午旗杆影子最短
C.白天最短D.正午旗杆影子最长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福建某学校(25º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下题。

12月22日正午,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应调节∠a为
A.23°26ˊB.41°34ˊC.48°26ˊD.66°34ˊ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北京(40°N)某校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正午时集热板与地方夹角的最大值是(  )
A.40°B.50°C.63°26′D.73°26′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下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 : 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读图回答该地位于
A.45°N, 110°EB.21°34´N, 110°E
C.45°N, 130°ED.21°34´N, 130°E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为2018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城市与乙城市的纬度差约为(  )
A.7°B.8°C.9°D.10°
【小题2】M日最可能为(  )
A.1月22日B.2月22日
C.4月22日D.6月22日
【小题3】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主要取决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度。下列选项中,天文辐射最少的是(  )
A.10月22日的甲城市B.M日的甲城市
C.10月22日的乙城市D.M日的乙城市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谷歌地球拍摄的某地(39°N,117°40′E)卫星遥感影像,拍摄日期为3月10日。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判断该图拍摄的当地时间可能为
A.6:00B.18:00
C.10:00D.13:00
【小题2】假设甲所在建筑物正午影长与建筑物高度之比为H,则
A.全年H=1B.全年H=0
C.当H=1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D.当H=0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0°
50°
40°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甲为观测者在某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图中①②③是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的位置;图乙为我国科考队员拍摄的放置在北极点的中国结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观测者所在的纬度是()
A.40°N
B.40°S
C.60°N
D.60°S
【小题2】若图甲中的三个时间为观测者当地的地方时,太阳在①位置的当天昼长是()
A.8小时
B.9小时
C.15小时
D.16小时
【小题3】科考队员拍摄中国结照片时,所站立的位置是在中国结的()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小题4】该照片拍摄的日期,应该在图甲中最可能的时间段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②
D.②—①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A.甲、丁B.甲、丙C.丙、丁D.乙、丙
【小题2】若乙地为北京,则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能是
A.23°26′B.56°C.72°D.88°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若图中表示M、N两地同一日期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图,则可以确定M、N
A.位于同一条经线上B.日出日落时间相同
C.位于南北不同半球D.纬度数值一定相等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