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0°
50°
40°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2-20 05:36: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宿州市某时刻的树影如下图所示(箭头表示方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该地所在地可能为北京时间( )
A.1月21日6:30
B.3月21日18:30
C.7月21日6:30
D.5月10日12:30
【小题2】该日( )
A.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最大
B.塔里木河正值丰水期
C.莫斯科的昼长比北京短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同类题2
下图是“某房地产公司在聊城市(约36°N)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幢商品房阳台朝向______(南或北)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2)若在该楼的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全年不能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那么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3)当地球从A公转到C位置时,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是
。从C公转到D时,聊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同类题3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太阻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
A.135°E 15°N
B.135°W 15°S
C.0°23° 26′N
D.180°23°26′S
【小题2】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短时段
B.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C.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在扩大
D.旧金山进入多雨期
同类题4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一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A.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B.两节气日期都一定相差180天
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D.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小题2】小满至芒种期间
A.我国各地日出东南方
B.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C.我国各地正午日影朝北
D.合肥白昼逐渐变短
同类题5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嫦娥三号” 探测器发射成功,展开奔月之旅。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图1为“‘嫦娥三号’飞行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小题2】当“嫦娥三号”成功落月时,纽约(西五区)时间为
A.12月15日10时11分
B.12月15日8时11分
C.12月14日8时11分
D.12月14日10时11分
【小题3】“嫦娥三号”升空至落月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C.扬州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