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图中A、B、C、D、E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交点,回答下列小题。

(1)若BC线为昏线,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国际标准时间为______时,B点的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C点此刻日影朝向为______,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______(最大值或最小值),E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度。
(2)若图示节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则AB线与经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___,200S昼长为____,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未来3个月内,因为直射点的移动,BCD线与经线圈的夹角将___(变大或减小)。
(3)若黄赤交角增大到30度,一年中晨昏线与经线圈的最大夹角将_____,C点的昼长将____,B点的最小纬度值将____。(选填“变大”、“减小”或“不变’)

(1)若BC线为昏线,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国际标准时间为______时,B点的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C点此刻日影朝向为______,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______(最大值或最小值),E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度。
(2)若图示节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则AB线与经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___,200S昼长为____,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未来3个月内,因为直射点的移动,BCD线与经线圈的夹角将___(变大或减小)。
(3)若黄赤交角增大到30度,一年中晨昏线与经线圈的最大夹角将_____,C点的昼长将____,B点的最小纬度值将____。(选填“变大”、“减小”或“不变’)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

(其中虚线代表回归线和极圈)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极点为______极(南或北),D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
(2)此时D点是______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昼长是____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
(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区域是______。
(5)这个季节我国东部盛行______风,气候特征是______。

(其中虚线代表回归线和极圈)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极点为______极(南或北),D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
(2)此时D点是______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昼长是____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
(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区域是______。
(5)这个季节我国东部盛行______风,气候特征是______。
下左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右图为太阳能电池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时刻太阳直射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
(2)此时,B点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___________(填“最长”或“最短”),旗杆影子的方向为____________方向。
(3)该日后,A地的昼长将变___________(填“长”或“短”),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____(填“大”或“小”)。
(4)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右上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_____;一年中最大夹角为________

(1)该时刻太阳直射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
(2)此时,B点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___________(填“最长”或“最短”),旗杆影子的方向为____________方向。
(3)该日后,A地的昼长将变___________(填“长”或“短”),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____(填“大”或“小”)。
(4)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右上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_____;一年中最大夹角为________
读“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A、B)和照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甲、乙、丙三地,处于日出时刻的是________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左偏转的是________地。
(2)图B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___。
(3)照片是北京某中学同学正午进行体育活动。与照片日期最接近的全球光照图是________(A或B)。照片右侧方向为________方向(东、西、南或北)。
(4)自图A到图B时间间隔约为________个月,在此期间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_______。


(1)图A中甲、乙、丙三地,处于日出时刻的是________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左偏转的是________地。
(2)图B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___。
(3)照片是北京某中学同学正午进行体育活动。与照片日期最接近的全球光照图是________(A或B)。照片右侧方向为________方向(东、西、南或北)。
(4)自图A到图B时间间隔约为________个月,在此期间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_______。
长沙(28°N)某中学学生在地理兴趣课上,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根据下表以及右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和长沙昼夜长短情况为
【小题2】三次測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小题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和长沙昼夜长短情况为
A.①→②→③昼渐短 | B.②→③→④夜渐短 |
C.②→③→④昼渐短 | D.①→②→③夜新短 |
A.春分日 | B.夏至日 | C.冬至日 | D.秋分日 |
下图中的工具是北欧的维京人航海时用来指引方向的。其原理为将木盘置于盛满水的木桶中,利用木棍的影子的变化来确定方向(木棍的高度等于其与凹槽之间的距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某月,维京人在欧洲某海域向西北航行的过程中,木棍的正午影长基本没有变化。该月份最可能是
【小题2】若该月份木棍的正午影子顶端恰好与凹槽重合,则航线的纬度范围约为

【小题1】某月,维京人在欧洲某海域向西北航行的过程中,木棍的正午影长基本没有变化。该月份最可能是
A.12月 | B.3月 | C.6月 | D.9月 |
A.40°N-48°N | B.54°N-60°N | C.58°N-66°N | D.63°N-72°N |
下图示意某地6月22日在晴朗天气条件下某学校旗杆影长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夏至日该地的最大太阳高度是
【小题2】该地位于

【小题1】夏至日该地的最大太阳高度是
A.60° | B.70° | C.80° | D.90° |
A.东亚 | B.东南亚 | C.南亚 | D.西亚 |
我国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观测杆影粗略测量当地的经纬度,在冬至日测量时的记录显示,影子顶端在A点时北京时间为11:20,在B点时北京时间为14:00,当杆影出现在OC线上时与杆长相等。该地坐标为( )


A.(21°34'N,110°E) |
B.(21°34’N,130°E) |
C.(68°26,N,130°E) |
D.(45oN,110°E) |
下图是36°N纬线上某小区屋顶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果最好时的安装设计图太阳能电池板安装角度如图所示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 )。


A.24°S |
B.24°N |
C.6°S |
D.6°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