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
- 地球公转的速度
- 地球公转的轨道
- 黄赤交角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2017年11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结合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当卫星发射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当卫星发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
【小题3】当太阳直射B点所在的纬线时:

【小题1】当卫星发射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 B.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
C.西昌昼长达一年中最短 |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
A.AB段 | B.DA段 | C.CD段 | D.BC段 |
A.亚洲大陆出现亚洲低压 | B.杭州盛行西南季风 |
C.贵阳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 D.贵阳昼夜平分 |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轨迹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2】图中四个直射点中,与北京日出时刻最接近的是( )
【小题3】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

【小题1】导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的形状为球形 |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
C.地轴倾斜于黄道面 | D.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A.![]() | B.![]() |
C.![]() | D.![]() |
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放大图为______________(南极或北极)俯视图,弧线AC为______(晨线、昏线),
(2)地球公转到到甲处时,B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A点的昼夜情况为______。
(3)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马鞍山市昼夜长短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4)地球公转到乙处时,C点的日出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甲处放大图为______________(南极或北极)俯视图,弧线AC为______(晨线、昏线),
(2)地球公转到到甲处时,B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A点的昼夜情况为______。
(3)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马鞍山市昼夜长短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4)地球公转到乙处时,C点的日出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的昼夜情况是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____移动。
(3)甲点在赤道,乙点在40°N,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____点,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是____。
(4)甲点的昼长是____小时,日落时间____点。
(5)此时深圳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

(1)此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的昼夜情况是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____移动。
(3)甲点在赤道,乙点在40°N,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____点,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是____。
(4)甲点的昼长是____小时,日落时间____点。
(5)此时深圳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
下图为由北极星方向俯视地球公转运动的两种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球运行到左图的远日点附近时,其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小题2】当地球运动到右图中的哪个位置时,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小题3】当地球运动到右图中的哪个位置时,北京的昼长时间长于广州

【小题1】当地球运行到左图的远日点附近时,其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A.A位置 | B.B位置 | C.C位置 | D.D位置 |
A.A位置 | B.B位置 | C.C位置 | D.D位置 |
A.A位置 | B.B位置 | C.C位置 | D.D位置 |
每年冬至前后,太阳即将落山时,阳光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的桥洞,形成“金光穿洞”的壮丽景观(左图)。右图是拍摄地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照片拍摄地是在十七孔桥的
【小题2】照片拍摄时,地球的光照图最接近(图中实线为晨线,虚线为昏线)


【小题1】图中照片拍摄地是在十七孔桥的
A.西端北侧 | B.西端南侧 | C.东端南侧 | D.东端北侧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16年 11月 30日,“二十四节气——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实践知识体系及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划分使用的周期是
A.太阳日 | B.恒星日 | C.回归年 | D.恒星年 |
多肉植物是指叶肥厚、表皮角质或被蜡被毛被白粉等的高等植物,纳米比亚、南非和墨西哥是世界上多肉植物最多的国家。多肉植物在中国也很常见,如景天属、伽兰菜属的一些品种,只不过中国人不太重视这些植物种类,没有开发成为商品。现今韩国、日本等国家将他们培育出来销往世界各地广受欢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材料分析大多数多肉植物生长环境的特点是
【小题2】影响日本、韩国多肉植物销往世界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3】喜爱多肉植物的小明在纽约(西五区)于当地时间5月10日20:00拍摄多肉植物的照片与北京的小亮相互交流,此时小亮家朝南的阳台上多肉植物的影子朝向为

【小题1】根据材料分析大多数多肉植物生长环境的特点是
A.高温多雨 | B.干旱的环境 | C.昼夜温差大 | D.温和湿润 |
A.发达的农业科技 | B.广阔的市场 |
C.便利的交通 | D.国家政策的扶持 |
A.西南 | B.东北 | C.东南 | D.西北 |
水平衡是某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水量收入与水量支出之差,等于储水变化量(收入大于支出为正值,收入小于支出为负值,收入等于支出为零)。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库区水位基本不变,维持在低水位状态的时段在( )
【小题2】在该水库对湖泊补水的时段( )
【小题3】每年都要将该水库的库容腾空(水位由175米降至145米)的主要目的是( )

【小题1】该库区水位基本不变,维持在低水位状态的时段在( )
A.2~5月 | B.4~7月 | C.6~9月 | D.10~12月 |
A.北京达到了最大太阳高度 | B.华北平原收割了冬小麦 |
C.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了远日点 | D.可以到南极进行科考 |
A.增大水库调蓄洪水能力 | B.增大库区水面,保障生物繁殖 |
C.冲刷沉积于水库的淤泥 | D.确保河流中下游地区的用水 |
读图,此时图中甲点时间为( )


A.3 月 21 日 6 时 | B.3 月 21 日 18 时 |
C.9 月 23 日 6 时 | D.9 月 23 日 18 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