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
- 地球公转的速度
- 地球公转的轨道
- 黄赤交角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②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线上。
(2)地球从位置②—③的运动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点时,太阳光直射点( )
A.正向南移 B.正向北移 C.在南半球 D.在北半球
(4)当地球运行到①、③点时太阳直射在 上,此时全球各地昼夜
(5)当地球运行到④点时,日期大约是 前后,北京的昼夜情况是
(6)某日下午5点多钟,在三中放学回家的小明感觉到寒风袭人、夜色也比前些天更快的降临了……,此日地球运行的时段在(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1)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②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线上。
(2)地球从位置②—③的运动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点时,太阳光直射点( )
A.正向南移 B.正向北移 C.在南半球 D.在北半球
(4)当地球运行到①、③点时太阳直射在 上,此时全球各地昼夜
(5)当地球运行到④点时,日期大约是 前后,北京的昼夜情况是
(6)某日下午5点多钟,在三中放学回家的小明感觉到寒风袭人、夜色也比前些天更快的降临了……,此日地球运行的时段在(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我国民间从冬至算起,每9天为一个阶段,称作“冬九九”,并有“数九歌”,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九九”结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小题2】数九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从数九歌谣可以推断出,其流传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小题1】“九九”结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 B.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
C.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 D.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
A.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 B.南极长城站有极昼现象 |
C.武汉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 D.太阳直射点北移至北半球 |
A.西南 | B.西北 | C.华南 | D.华北 |
2017年5月5日立夏,这是我国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据此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立夏时,地球位于图中的
【小题2】立夏后一个月

【小题1】立夏时,地球位于图中的
A.④一①时段 | B.①一②时段 | C.②一③时段 | D.③一④时段 |
A.海南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 B.悉尼昼短夜长且夜渐短 |
C.日本东京正午日影渐长 | D.天安门升旗时间逐日提前 |
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我国文昌航天城点火发射升空,并于4月22日12时23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下图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面与“天舟一号”升空时间基本吻合的是( )
【小题2】“天舟一号”从升空到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期间(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面与“天舟一号”升空时间基本吻合的是( )
A.![]() | B.![]() |
C.![]() | D.![]() |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
B.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
C.全球昼夜时差变小 |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
2017年11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结合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当卫星发射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小题2】当卫星发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 ( )
【小题3】当太阳直射B点所在的纬线时: ( )
【小题4】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

【小题1】当卫星发射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 B.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
C.西昌昼长达一年中最短 |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
A.AB段 | B.DA段 | C.CD段 | D.BC段 |
A.亚洲大陆出现亚洲低压 | B.杭州盛行西南季风 |
C.贵阳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 D.贵阳昼夜平分 |
A.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 | B.水分差异 |
C.地形差异 | D.热量差异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的黄赤交角度数为 ( )
【小题2】太阳直射图中C点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 )

【小题1】目前的黄赤交角度数为 ( )
A.23°25′ | B.23°26′ | C.66°34′ | D.66°33′ |
A.冬至日 | B.秋分日 | C.夏至日 | D.春分日 |
下图 为 2017年北京时间 11月 20日 20时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甲、乙为不同性质的锋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各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图示时间

【小题1】图中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温带反气旋 | B.气流顺时针辐合 |
C.甲为冷锋,正向西北移动 | D.乙为暖锋,正向东北移动 |
A.北海风力较大 | B.冰岛天气晴朗 |
C.意大利为阴雨天气 | D.英国正遭遇台风天气 |
A.伦敦时间为 20日凌晨 | B.甲地的昼长比乙地更长 |
C.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 D.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移动 |
读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填空:

(1)此图所示的是 半球(南、北), 节气,图中所示地区是 季。
(2)图中AEC表示晨昏线,其中AE线是 线(晨线或昏线)。
(3)写出该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
(4)这一天,A地昼长 小时, 时日出。E地夜长 小时。
(5)当北京时间是正午12点时,图中C点是 点。
(6)此时,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 。

(1)此图所示的是 半球(南、北), 节气,图中所示地区是 季。
(2)图中AEC表示晨昏线,其中AE线是 线(晨线或昏线)。
(3)写出该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
(4)这一天,A地昼长 小时, 时日出。E地夜长 小时。
(5)当北京时间是正午12点时,图中C点是 点。
(6)此时,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 。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至2011年10月6日18时,天宫一号已绕地球飞行109圈。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天宫一号”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小题2】“天宫一号”发射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小题3】“天宫一号”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纽约(西五区)收看实况转播,此时当地已是
【小题1】“天宫一号”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A.由快变慢 | B.由慢变快 | C.接近最快 | D.接近最慢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
A.上午 | B.正午 | C.下午 | D.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