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
- 地球公转的速度
- 地球公转的轨道
- 黄赤交角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开幕,会期为10月18日至10月24日。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本次大会开始时,地球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小题2】在大会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分布和天安门每天升旗时间的变化是
【小题3】当地球公转经过图中c点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小题1】本次大会开始时,地球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
A.昼长夜短,每天推迟 | B.昼长夜短,每天提早 |
C.昼短夜长,每天提早 | D.昼短夜长,每天推迟 |
A.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正在不断减慢 | B.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不断增长 |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 D.武汉该季节气候特征高温多雨 |
下图为地球俯视图,大圆为赤道,小圆为极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天。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⑴该日北半球节气为 _________ ,
⑵C、D、E三点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 ,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 。
⑶ A、B点都位于 _________ 线(晨线或昏线)上;太阳高度角是 _________ 。
⑷A点地方时是_________ ,F点地方时是_________ ;A点若位于0°经线,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 。
⑸此日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位置靠近 _________ 点(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_________ 。

⑴该日北半球节气为 _________ ,
⑵C、D、E三点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 ,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 。
⑶ A、B点都位于 _________ 线(晨线或昏线)上;太阳高度角是 _________ 。
⑷A点地方时是_________ ,F点地方时是_________ ;A点若位于0°经线,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 。
⑸此日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位置靠近 _________ 点(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_________ 。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
(2)当甲图中A点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时,乙图中的晨昏线应在________位置。(AB或EF或CD)
(3)甲图中B点的昼长________小时。

(1)甲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
(2)当甲图中A点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时,乙图中的晨昏线应在________位置。(AB或EF或CD)
(3)甲图中B点的昼长________小时。
图一是地球公转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图二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写出节气名称及其日期:
①
②
③
④
⑵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图二中的 阶段。

⑴写出节气名称及其日期:
①
②
③
④
⑵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图二中的 阶段。
下图是黄赤交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在图中恰当位置标注黄赤交角及其度数。
(2) 填写关键词,完善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框图。

(3) 若黄赤交角缩小为零,地球上的哪些自然现象将会发生变化?

(1) 在图中恰当位置标注黄赤交角及其度数。
(2) 填写关键词,完善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框图。

(3) 若黄赤交角缩小为零,地球上的哪些自然现象将会发生变化?
读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A位置是,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小题2】2017年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图中的( )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位置时,兰州的昼夜长短是( )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A位置是,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A.66.5° | B.45° | C.90° | D.23.5° |
A.AB之间 | B.BC之间 | C.CD之间 | D.DA之间 |
A.昼夜等长 | B.昼短夜长 |
C.昼长夜短 | D.全天白昼 |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此时伦敦时间为( )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 B.MO为晨线 |
C.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D.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
A.6日24时 | B.6日4时 |
C.6日3时 | D.7日4时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左图中甲、丙位置所代表的节气。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2)在右图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3)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___。(晨线、昏线)
(4)右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对应左图中的地球的位置是_________。
(5)A点的地方时是_____点,C点的昼长时间为______小时,D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
(6)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


(1)写出左图中甲、丙位置所代表的节气。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2)在右图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3)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___。(晨线、昏线)
(4)右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对应左图中的地球的位置是_________。
(5)A点的地方时是_____点,C点的昼长时间为______小时,D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
(6)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
读6月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________半球;图中E点的纬度是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
(2)图中AEC表示 线,图中所示地区是______季。
(3)此刻,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 。
(4)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在南极圈上的昼长为 小时。
(5)从D点处向E点方向吹出的风,偏向后变成______风。
(6)此日后三个月中,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________半球;图中E点的纬度是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
(2)图中AEC表示 线,图中所示地区是______季。
(3)此刻,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 。
(4)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在南极圈上的昼长为 小时。
(5)从D点处向E点方向吹出的风,偏向后变成______风。
(6)此日后三个月中,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僧一行的发现说明了()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关联的是()
【小题1】僧一行的发现说明了()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B.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
C.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 D.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 B.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
C.北半球冬半年短于夏半年 | D.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