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腰襦裙、琵琶飞袖、点绛红唇……近年来,在城市游园、热门景区以及大学校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上或传统、或现代的汉服走上街头。下列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汉服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逐步成为年轻人服饰文化消费的主流
②汉服是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重要外在表现,穿汉服能展现文化自信
③汉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物,穿汉服是对传统染织绣工艺的认同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服装消费心理,服装选择多样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9年10月,湖北省民间工艺技能大赛暨全国漆艺邀请赛拉开帷幕。来自全国9省市、本省17个市州和直管市近300名选手齐聚荆州,同场竞技。这活动有利于
①文化传承与创新 
②学会文化选择  
③弘扬工匠精神  
④提高道德素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9年暑期档国产动画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大卖,点燃了国产动画电影市场,主要人物举手投足间都是传统戏曲的腔调,从配乐到色彩、到内核都是古典之美,这部电影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画面与CG技术更是达到了一个相当成热的阶段。影片中讲述的精神引发了无数观众的共鸣,深受大家喜爱。该片的成功基于
①文化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重要保证
②经典文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就能展现更大的魅力
③遵循文化市场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创作目的
④彰显中华文化厚重底蕴,在继承传统中不断创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运用现代科技武装中医,是当代中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经之路。某市三甲医院为了向颈肩腰腿痛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中医药研究工作者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雷火灸、雀啄灸的资料,通过研究和临床试验,他们发现传统雷火灸、雀啄灸的疗效受限,主要因为治疗剂量不能根据患者的个性差异进行调节,多穴位同治难于实现。为了克服这一弊端,他们大胆引进“国家973”科技成果转化产品—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将现代生物信息反馈技术与传统中医雷火灸、雀啄灸原理相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取得了被患者普遍认可的疗效。治疗中,通过生物信息指脉传感器自动提取患者的指尖微循环信号,传递给生物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并自动调制光能发生器装置,发出与患者微循环搏动节律一致的脉动共振光谱,以实现心率同步智能化、个性差异化的治疗方式,从而缩短康复时间。医院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患者分门别类建立治疗档案,保存患者治疗方面的信息,为患者和医院提供经验借鉴,并通过电视、网络等大力宣传,着力打造该院研发的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如何助力传统中医药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从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角度看,该要求
①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文化
②立足于实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③坚持在发展中继承中华优秀文化
④着眼于群众文化需求,推动文化形式内容创新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年来,江西瑞金、井冈山等地形成了“革命旧址+特色乡镇”“革命旧址+休闲农业”“革命旧址+传统村落保护”等多种模式,不仅有效地保护了革命文物,而且还带动了周边旅游。这样做
①赋予革命文物新的时代内涵
②推动优良革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凸显经济功能是革命文物的根本功能
④增强革命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国家宝藏》《本草中华》等一批高质量国产纪录片的不断出现和走红,纪录片成为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绝佳载体。《本草中华》第二季创作团队背靠“历史”,厚植文化底蕴,走进山水草木中,探寻寻常本草背后的“天人合一”思想,用细微的镜头揭示“一草一世界,一木一浮生”的深刻内涵,传承中华文化优质基因;作为一部文化题材纪录片,《本草中华》能够收获点赞无数,除了内容精良、画面优美等因素外,纪录片把传统素材引入生活场景,把传统价值对接时代需要;延续《本草中华》第一季行走于山水间的诗意风格,新的本草故事,加入了无人机航拍、高速摄影、超高速摄影等特殊拍摄手法,全程采用4K拍摄,以趣味性展现了本草的微观世界,揭开沉藏于历史背后的审美价值,被网友点赞称“拍出了本草文化的文艺范儿”,是现代年轻人了解中华本草文化的窗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本草中华》是如何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8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仅仅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月是故乡明,话是乡音亲。但在当下,特别是在城市中,方言裹着人们的乡愁渐渐走远,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对于方言文化,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方言文化是地域文化,其流失是优胜劣汰的选择
②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日益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方言文化不能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方言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应重视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