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政治
题干
月是故乡明,话是乡音亲。但在当下,特别是在城市中,方言裹着人们的乡愁渐渐走远,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对于方言文化,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方言文化是地域文化,其流失是优胜劣汰的选择
②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日益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方言文化不能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方言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应重视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5 07:43: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对传统建筑的保护④园林建筑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同类题2
近些年来,中国模仿外国风格的建筑受到网民热议,其实,缺了文化的滋养,建筑再雄伟也缺少脊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这是因为
①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决定社会发展
④传统文化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应该保持和发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3
雪,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描写自然、借景抒情的对象之一。如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诗句亦诗亦画,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借以表达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引起后人广泛的情感共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描绘雪的佳句
A.体现了雪是文人墨客内心情感的反映
B.说明文人墨客对雪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C.能流传千古说明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
D.表明情感共鸣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
同类题4
2019年9月23日,我国农历秋分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迎来了第二个生日。“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传统意义上,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更是春耕夏种的起点。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节日,其文化意义在于
①与时俱进,使传统文化不断地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②树立鲜明的文化符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明
③有力地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彰显农业的基础地位
④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享受优秀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相关知识点
文化生活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中华文化的区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