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8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仅仅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大格局,体现了“天下为公”“万邦和谐”“万国咸宁”的中国政治理念。今天,“以和为贵”等传统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重要影响。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受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真是不折不扣的“舌尖上的浪费”。“舌尖上的浪费”既有公职人员,也有普通民众,还包括一些大学生。不同的群体,浪费食物的原因不尽相同。有些公职人员认为公款吃喝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浪费起来不心疼;有的普通民众认为,大操大办才有面子,菜点得多,酒上得足才有身份;不少大学生花着父母的血汗钱,糟蹋粮食不以为然,因为他们不事稼穑不知辛苦。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产生“舌尖上的浪费”的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材料主要表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这告诉我们,当前的文艺创作
A.要重视创作量的积累,创造更多的文艺作品
B.要创新文艺作品形式,主动适应市场的节奏
C.要适应社会实践需要,坚持不断地推陈出新
D.要辩证看待传统作品,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北部,曾经是茫茫荒原。1962年建场以来,三代塞军坝捧场人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授予“地球卫士奖”。
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三代塞罕坝人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向世界诠释了“美丽中国”。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说明三代塞罕坝人先进事迹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2)从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简述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的重要性。
(3)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请你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拟写两条宣传标语。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 )
A.学习时事政治B.积极靠拢组织C.坚定理想信念D.掌握科学理论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运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从***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道理的?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建设被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文化体制改革成就  显著,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这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备哪些有利条件。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我们闲暇时,可以去图书馆听一堂名人讲座,也可以去剧院欣赏一场文艺表演,还可以去公园跳上一段广场舞……人们正以各种方式感受着越来越浓厚的文化氛围。这说明( )
①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文化活动   
②人们的文化生活选择丰富多样 
③人们可以通过不同文化活动体味不同文化的韵味   
④文化氛围影响人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战狼Ⅱ》无疑是本年度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影片,其最大亮点是将爱国主义与动作戏结合,一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唤起了无数观众内心的爱国主义热情,引发了持久的观影热潮。该片的热播反映出(  ) 
①无数观众的爱国情感得以激发,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得以彰显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践行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弘扬 
④拥有爱国主义热情的无数观众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