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生活
- 生产与经济制度
- + 企业与劳动者
- 企业的经营
- 新时代的劳动者
- 投资理财的选择
- 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 政治生活
- 文化生活
- 生活与哲学
-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 经济学常识
-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 科学思维常识
-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 综合类
- 时事政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通信产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材料一

注:此处数字经济增速,GDP增速均为名义增速,且数字经济增速为可比口径增速。

(1)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第五代移动通信(5G)是当前代表性、引领性的网络信息技术,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5G发展,早在2013年就联合成立5G推进组,全面启动5G技术研发,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华为作为5G先行者,2017—2018年,投资5G产品开发近14亿美金,作为行业唯一能够提供5G端到端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厂商,技术成熟度比同行至少领先12个月到18个月;加入了全球150个行业标准组织,在各标准组织中担任180多个职位,近年来华为在参与全球行业标准制定方面的广度、力度和深度都有了大幅的提升,5G国际标准话语权大幅提升。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开放的合作姿态,吸引了诸多跨国企业来华参与5G的建设,为我国的5G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支持。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如何实现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站在了全球技术创新最前列的。材料三70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奇迹的背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制度保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项制度并列,都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做出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做出的重要发展和深化。
(3)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奇迹的重要制度保证。①促进专业化,提升了劳动生产效率
②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世界经贸合作
③延伸产业链,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④促进交易条件改善,减少商品价值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④ |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志愿服务不断发展。在企业,越来越多的员工在企业的支持下,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如IT、理财、法务、语言、医疗等开展志愿服务。在学校,广大学生志愿者围绕搞好学校及周边社区卫生、教育、科普、文化、体育等工作,开展帮困、助学、植绿护绿、环境治理等活动…… 广大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近年来,我国的志愿服务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还存在志愿服务信息不畅、服务能力整体不强、激励保障力度不够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既要分清轻重缓急,不能平均用力,又要充分认识有利条件,不能裹足不前。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新时代志愿服务的活力和创造力,谱写志愿服务的新篇章。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才能促进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请从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2)有人对企业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疑惑,认为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无偿的志愿服务并不能给企业带来什么。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他解答疑惑。
(3)如果你所在学校准备开展以“守望相助,和谐社区”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请你为此写一篇倡议书。
要求:
①综合运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知识。
②紧扣主题,理由充分,观点明确,合乎逻辑。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
③管理创新是企业经营的目的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①政府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②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
③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规则
④相关企业制定正确经营战略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推动物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②降低物流业运营成本,保证物流企业的利润
③使物流业成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
④提高物流业服务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东北某市对部分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进行破产清算
②甲投资者对被“套牢”的股票“割肉”抛售以防止更大损失
③乙投资者对被“套牢”的股票追加投资以拉低股票平均成本
④丙消费者利用商家“反季销售”时机大量购买“过季”商品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就业能满足劳动者的一切需要,助力脱贫攻坚
③就业可以使劳动者取得报酬,获得生活
④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创造社会财富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科技发展会引发职业变迁 | B.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
C.劳动者应树立职业平等观 | D.传统职业必然会被新职业所取代 |

①不具备自主择业观②不具备职业平等观
③已在其他渠道就业④不具备竞争就业观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