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与细胞
- 遗传与进化
- 稳态与环境
- 生物技术实践
-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 + 分离特定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 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 生物技术实践综合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
- 实验与探究综合
- 生物科学与社会
“手机上的细菌比马桶上的还多?”央视和北京卫视的记者分别通过实验对手机和马桶上的细菌数量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结果可知,两电视台展示的实验均采用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该方法使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__。细菌的数目除了可以使用如上方法测定外,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法。
(2)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至少两项),可知手机和马桶上都存在多种微生物。
(3)两电视台实验操作无误且完全一致,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实验员按图中方法取样,测定某手机屏幕的细菌数量,从10mL菌悬液中取出1 mL,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各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5、36和37,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________个/cm2,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结果偏_______(填“高”或“低”)。
(5)有些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要经过_________处理,这种处理可以杀死丢弃物中所有的微生物。

(1)根据图中结果可知,两电视台展示的实验均采用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该方法使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__。细菌的数目除了可以使用如上方法测定外,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法。
(2)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至少两项),可知手机和马桶上都存在多种微生物。
(3)两电视台实验操作无误且完全一致,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实验员按图中方法取样,测定某手机屏幕的细菌数量,从10mL菌悬液中取出1 mL,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各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5、36和37,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________个/cm2,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结果偏_______(填“高”或“低”)。
(5)有些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要经过_________处理,这种处理可以杀死丢弃物中所有的微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一)测定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数目。滤膜法的大致流程: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伊红美蓝的培养基(EMB 培养基)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指示剂伊红美蓝可使大肠杆菌菌落呈现紫黑色。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滤待测水样需要用到滤杯、滤膜和滤瓶,其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_______________,与过滤有关的操作都要在______________旁进行。
(2)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 EMB 培养基上,这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________操作。从物理状态角度分析,EMB 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从功能上分属于_______培养基。
(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测定,无菌操作下将 10 mL 待测水样加入到 90 mL 无菌水中,稀释后的菌液通过滤膜法测得 EMB 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平均为 124,紫黑色菌落数平均为 31,则推测 1 L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________。
(4)大肠杆菌进行扩大培养时,用摇床振荡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配制尿素培养基中,通过选用合适_____的滤膜代替 G6 玻璃砂漏斗,也可去除尿素溶液中杂菌。
(二)浙江某地家庭农场模式简图如下,请回答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

(1)农场主将种植、养殖、旅游副业(采摘、垂钓)等进行了合理优化,还将农业废弃物和生活污水的转化、再生及资源化等综合起来,实现对能量的____________。这种做法正是建立生态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种模式,遵循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由于果树幼苗间空间很大,农场主将甘薯、油菜________在果园中。打落菜籽以后,农场主把这些油菜秸秆置还果园地,覆盖在果树的根部上,又把榨油以后的菜籽饼施入果园,保持____________,提高水果的品质,求得最大化的生态效益和____________。该生态农场能生产出无公害水果的原因是减少了_______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一)测定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数目。滤膜法的大致流程: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伊红美蓝的培养基(EMB 培养基)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指示剂伊红美蓝可使大肠杆菌菌落呈现紫黑色。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滤待测水样需要用到滤杯、滤膜和滤瓶,其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_______________,与过滤有关的操作都要在______________旁进行。
(2)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 EMB 培养基上,这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________操作。从物理状态角度分析,EMB 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从功能上分属于_______培养基。
(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测定,无菌操作下将 10 mL 待测水样加入到 90 mL 无菌水中,稀释后的菌液通过滤膜法测得 EMB 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平均为 124,紫黑色菌落数平均为 31,则推测 1 L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________。
(4)大肠杆菌进行扩大培养时,用摇床振荡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配制尿素培养基中,通过选用合适_____的滤膜代替 G6 玻璃砂漏斗,也可去除尿素溶液中杂菌。
(二)浙江某地家庭农场模式简图如下,请回答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

(1)农场主将种植、养殖、旅游副业(采摘、垂钓)等进行了合理优化,还将农业废弃物和生活污水的转化、再生及资源化等综合起来,实现对能量的____________。这种做法正是建立生态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种模式,遵循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由于果树幼苗间空间很大,农场主将甘薯、油菜________在果园中。打落菜籽以后,农场主把这些油菜秸秆置还果园地,覆盖在果树的根部上,又把榨油以后的菜籽饼施入果园,保持____________,提高水果的品质,求得最大化的生态效益和____________。该生态农场能生产出无公害水果的原因是减少了_______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纤维素类物质是地球上产量巨大而又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酶是一组能够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酶的总称,在食品、饲料、医药、纺织、洗涤剂和造纸等众多的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酶是由至少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_____________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用凝胶色谱将纤维素酶与其它杂蛋白分离时,先洗脱下来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___________填“大”或“小”)的蛋白质。对生产的纤维素酶进行初步检测,常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其中SDS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
(3)与一般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 ,还能被反复利用。若将纤维素酶进行固定,一般不采用包埋法,原因是 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洗衣粉中纤维素酶的作用是使纤维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渗入到纤维深处的污垢能够与洗衣粉充分接触,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
①为探究纤维素酶洗衣粉的去污效能,应该选用污染状况相同的_____________(填“浅色棉布”或“浅色丝绸”)。
②已知某种含纤维素酶的洗衣粉的适宜洗涤温度范围是25-45℃,利用①所选的污布进一步探究该种含纤维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请补充实验思路:
实验思路:在25-45℃范围内设置______________ 的清水,各组清水中均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含纤维素酶洗衣粉,将污染状况相同的所选的污布分别在不同温度的水中进行洗涤,洗涤强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观察并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纤维素酶是由至少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_____________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用凝胶色谱将纤维素酶与其它杂蛋白分离时,先洗脱下来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___________填“大”或“小”)的蛋白质。对生产的纤维素酶进行初步检测,常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其中SDS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
(3)与一般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 ,还能被反复利用。若将纤维素酶进行固定,一般不采用包埋法,原因是 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洗衣粉中纤维素酶的作用是使纤维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渗入到纤维深处的污垢能够与洗衣粉充分接触,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
①为探究纤维素酶洗衣粉的去污效能,应该选用污染状况相同的_____________(填“浅色棉布”或“浅色丝绸”)。
②已知某种含纤维素酶的洗衣粉的适宜洗涤温度范围是25-45℃,利用①所选的污布进一步探究该种含纤维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请补充实验思路:
实验思路:在25-45℃范围内设置______________ 的清水,各组清水中均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含纤维素酶洗衣粉,将污染状况相同的所选的污布分别在不同温度的水中进行洗涤,洗涤强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观察并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吃空气”的细菌,它们无需阳光或者地热能量,只要存在空气即可满足生存条件。它们能够“食用”大气层中的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其他食物、能源匮乏的最极端条件下生存。
(1)“吃空气”的细菌样本的最合理采集地为
(2)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时间。培养细菌时,一般在______℃的温度下培养1~2d,然而培养“吃空气”的细菌却应该在极端的温度下进行。
(3)我们猜测在培养该种细菌时,不再需要配制传统的含有水、________、氮源等营养成分的培养基,而是需要在经过______处理的培养瓶中不新地通入________。
(4)在制作果糖、果醋、腐乳、泡菜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微生物在结构上与“吃空气”的细菌接近的有_______和_______,其中后者中的__________常用于生产酸奶。
(1)“吃空气”的细菌样本的最合理采集地为
A.南极洲荒凉地帶“亚当斯平地” |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
C.撒哈拉沙漠 |
(3)我们猜测在培养该种细菌时,不再需要配制传统的含有水、________、氮源等营养成分的培养基,而是需要在经过______处理的培养瓶中不新地通入________。
(4)在制作果糖、果醋、腐乳、泡菜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微生物在结构上与“吃空气”的细菌接近的有_______和_______,其中后者中的__________常用于生产酸奶。
(1)要统计泳池水源中的活菌总数,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者将三个接种了等量水源水的培养基置于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到三个平板上的菌落数目为21、256、215,请分析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提供解决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果胶酯酶等,在果汁加工中,果胶酶可以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2)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果胶酯酶等,在果汁加工中,果胶酶可以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回答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Ⅰ、凝乳酶是奶酪生产中的关键性酶.培育产高酶活力凝乳酶微生物菌种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图1为产高酶活力凝乳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培育过程.

(1)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是__________.
A.休眠体 B.营养繁殖体 C.孢子 D.营养体
(2)图1所示的b过程的目的是为__________,接种用的平板培养基在制备时需注意的是__________.
A.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B.倒好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C.等到平板培养基冷却凝固后才可以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Ⅱ、在35℃、40分钟内能凝固1mL10%奶粉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图2表示图1中提取得到的各种凝乳酶活力检测结果.
(3)据图2所示,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组,而各组酶催化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
(4)A2、A5组酶活力与A0组芽孢杆菌相同,两位同学对此做出了推测:
①同学甲:A2、A5组芽孢杆菌可能未发生基因突变,用__________技术检测即可证实.
②同学乙:A2、A5组与A0组酶活力虽然相同,但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突变,理论上的解释是__________.
Ⅰ、凝乳酶是奶酪生产中的关键性酶.培育产高酶活力凝乳酶微生物菌种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图1为产高酶活力凝乳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培育过程.

(1)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是__________.
A.休眠体 B.营养繁殖体 C.孢子 D.营养体
(2)图1所示的b过程的目的是为__________,接种用的平板培养基在制备时需注意的是__________.
A.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B.倒好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C.等到平板培养基冷却凝固后才可以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Ⅱ、在35℃、40分钟内能凝固1mL10%奶粉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图2表示图1中提取得到的各种凝乳酶活力检测结果.
(3)据图2所示,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组,而各组酶催化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
(4)A2、A5组酶活力与A0组芽孢杆菌相同,两位同学对此做出了推测:
①同学甲:A2、A5组芽孢杆菌可能未发生基因突变,用__________技术检测即可证实.
②同学乙:A2、A5组与A0组酶活力虽然相同,但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突变,理论上的解释是__________.
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得到酵母菌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的条件进行了研究。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筛选该高产菌株需要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添加纤维素 |
B.探究最适温度时应尽可能将发酵液的pH控制在9左右 |
C.该酵母菌高产菌株产生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是35℃ |
D.利用该高产菌株降解纤维素时需严格保持厌氧环境 |
有研究者拟从中药渣肥堆的样本中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为纤维素酶制剂的硏制提供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药渣肥堆中能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2)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该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其中___________ 酶能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3)从中药渣肥堆中取样后,需要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4若将纤维素分解菌内的酶提取出来,进行固定,一般不采用______ 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经筛选获得高产纤维素酶菌株3株,分别命名为Z-1、Z-2和Z-3。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后,测得3种菌株的菌落直径与产生的透明圈直径结果如下表。
要使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 进行鏊别。透明圈的大小与纤维素酶的量和_________ 有关。你认为表中最适合用于制备纤维素酶制剂的菌株是___________ 。(填菌株编码)
(1)从中药渣肥堆中能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的原因是
(2)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该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其中
(3)从中药渣肥堆中取样后,需要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
(4若将纤维素分解菌内的酶提取出来,进行固定,一般不采用
(5)经筛选获得高产纤维素酶菌株3株,分别命名为Z-1、Z-2和Z-3。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后,测得3种菌株的菌落直径与产生的透明圈直径结果如下表。
菌标编码 | 菌码直径(d)cm | 透明圈直径(D)cm |
Z-1 | 3.43 | 5.43 |
Z-2 | 1.83 | 4.86 |
Z-3 | 2.15 | 4.88 |
要使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
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
C.在统计菌落数目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 |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