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基因自由组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7 10:39: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变异及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时,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目的是诱导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导致产生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仍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不同基因型的猕猴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一定不同
D.生物变异与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同类题2
我国科学家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发现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西瓜少籽。再将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涂抹在四倍体植株花的雌蕊上,诱导子房发育得到完全无籽西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瓜少籽可能是四倍体联会出现紊乱造成
B.完全无籽西瓜果肉细胞中只有2个染色体组
C.涂抹萘乙酸前后应设法避免雌蕊接受花粉
D.涂抹的萘乙酸促进了四倍体西瓜果实的发育
同类题3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友病和先天性愚型都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大肠杆菌不能发生基因重组,但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同类题4
研究人员用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杂交获得野生二粒小麦,过程如下图所示。
(1)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_________(是、不是)同一物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培育野生二粒小麦的过程中,秋水仙素抑制了细胞分裂过程中 _______的形成,最终使得野生二粒小麦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为 _______条。
(3)培育出的野生二粒小麦是________(可育、不可育)的。
相关知识点
遗传与进化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