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植物花色的控制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植物花色的控制过程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如果基因A/a和基因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紫花植株进行测交后代均为紫花,则该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基因A/a和基因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产生的F1中紫花白花=5:7,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的雄配子或雌配子存在不育现象;若将F1白花个体中的杂合子进行自由交配,则F2中紫色植株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以上信息及所学知识,以现有三种纯合白花品种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确定基因A/a和基因B/b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种子圆粒(圆)与种子皱粒(皱)、子叶黄色(黄)与子叶绿色(绿)、花色紫色(紫)与花色红色(红)、花粉粒长形(长)与花粉粒球形(球)。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组别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个体数

黄皱×绿圆
全为黄圆
黄圆(315)、绿圆(108)、黄皱(101)、绿皱(32)

紫长×红球
全为紫长
紫长(4831)、紫球(390)、红长(393)、红球(1338)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作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验证上述实验结论,用“红球”与乙组的F1进行杂交,子代虽然出现四种表现型,但不符合___________的比例,最可能原因是F1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某些细胞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甲组子代(F1、F2)中选取实验材料再设计一次杂交实验,验证控制种子圆粒与皱粒、子叶黄色与绿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果蝇的眼形(粗糙眼与正常眼)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决定,相关基因与眼形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果蝇(雌雄均有)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上述眼形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上图体现了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2)若F2中正常眼:粗糙眼=1:1,则基因A、a和B、b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若F2中与亲本眼形相同的个体占________,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3)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以现有的基因型果蝇为材料,设计代杂交实验只通过判断子代眼形,从F2的粗糙眼中筛选出双隐性纯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萤火虫曾被视为七夕的浪漫礼物。如今却由于人们的大量采集与买卖而导致数量锐减,拯救萤火虫,刻不容缓。回答下列问题:
(1)萤火虫的体色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红色)、A(黄色)、a(棕色)控制,且A+A+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只有当基因B存在时,上述体色才能表现,否则表现为黑色。现有红色萤火虫(甲)与黑色萤火虫(乙)杂交,F1中红色:棕色=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F1中棕色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棕色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2)欲判断B、b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现利用F1萤火虫设计如下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实验方案:取Fl中一只红色雄性萤火虫与F1中多只棕色雌性萤火虫进行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
b.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科研人员得到4种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A、B、C和D,将它们分别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红眼,“m”表示浅红眼)。
组别
亲本果蝇
F1果蝇的表现型
F2果蝇的表现型及数量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
m
+
m

A
野生型
+
+
762
242
757
239

B
野生型
+
+
312
101
301
105

C
野生型
+
m
114
104
111
102

D
野生型
+
m
160
151
155
149
 
(1)据表分析,4种突变体均是单基因的_______________性突变果蝇。
(2)突变位点在常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有_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对应的杂交实验中F1和F2果蝇的眼色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
(3)突变体C和D的突变位点都在_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不同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以不同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系列杂交实验。
①先进行“♀A×♂B”杂交,发现在F1果蝇中,所有个体均表现为浅红眼,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②又进行“♀B×♂C”杂交,发现F1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红眼个体与浅红眼个体数量的比值约为9:7。由此判断,在F2雌性果蝇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在F2雄性果蝇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
③再进行“♀C×♂D”杂交,发现F1中雌性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而雄性个体全部表现为浅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雌性个体有1/2表现为红眼,而雄性个体只有1%表现为红眼。由此判断,Fl________性果蝇在减数分裂时,有部分细胞在这两个眼色基因位点之间发生了1次交换。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对下列各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
B.乙图细胞DNA和染色单体均为8条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B、aXB、AY 、aY四种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植物的叶片表面积大小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中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当基因A、B同时存在时(A_XB_),表现为小叶;当只存在显性基因A时(A_XbXb、A_XbY),表现为中叶;当基因a纯合时(aa_ _),表现为大叶。现有两株小叶植株杂交,所得F1只有小叶和中叶两种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小叶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F1中中叶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2)请设计杂交实验来探究亲本小叶雄株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
当前题号:7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甲、乙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为某岛屿上与外界隔绝的家系的有关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一种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甲病由A和a控制,乙病由B和b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
(2)图中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3)1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6号和7号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该患病男孩所患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第Ⅰ代的__________号个体。
(4)9号和10号生了一个患乙病且染色体组成为XbYY的孩子,该孩子染色体组成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若产生AbC、aBc、ABC、abC四种类型的精细胞,至少需要精原细胞的数目是
A.2B.3C.4D.5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果实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其中B控制黑色,R控制红色,且B基因的存在能完全抑制R基因的表达,现向某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导入了一个隐性纯合致死基因s,然后让该植株自交,自交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据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B.F1的全部黑色植株中存在6种基因型
C.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2:1:1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