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种子圆粒(圆)与种子皱粒(皱)、子叶黄色(黄)与子叶绿色(绿)、花色紫色(紫)与花色红色(红)、花粉粒长形(长)与花粉粒球形(球)。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组别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个体数

黄皱×绿圆
全为黄圆
黄圆(315)、绿圆(108)、黄皱(101)、绿皱(32)

紫长×红球
全为紫长
紫长(4831)、紫球(390)、红长(393)、红球(1338)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作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验证上述实验结论,用“红球”与乙组的F1进行杂交,子代虽然出现四种表现型,但不符合___________的比例,最可能原因是F1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某些细胞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甲组子代(F1、F2)中选取实验材料再设计一次杂交实验,验证控制种子圆粒与皱粒、子叶黄色与绿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20-03-25 11:25: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变异链球菌在牙面的粘附、集聚是龋齿发生的先决条件,转基因可食防龋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变异链球菌中与龋齿发生密切相关的抗原基因(PAcA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的可食用基因工程疫苗。
(1)转基因植物的制备:
单一使用PAcA基因,机体免疫应答不理想,霍乱毒素中有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的氨基酸序列(CTB),将CTB基因与PAcA基因连接成嵌合(PAcA—CTB)基因,作为目的基因与Ti质粒的________拼接,并用______法导入离体的豌豆叶肉细胞中,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转基因豌豆植株。
(2)对上述含PAcA—CTB基因的豌豆植株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中一些植株体细胞中含两个PAcA—CTB基因(用字母A表示,基因无累加效应)。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探究这两个基因在豌豆染色体的位置。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记录子一代表现型及其比例。
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F1中疫苗植株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则基因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图甲:
②若F1中疫苗植株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则基因的位置如图乙(请参照图甲绘制图乙并标出基因A的位置);
图乙:______
③若F1中疫苗植株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则基因的位置如图丙(请参照图甲绘制图丙并标出基因A的位置)。
图丙:_____
(3)上述三种情况中适于进行推广种植的是两个基因位于_______的植株。多年后,若出现了非疫苗植株,请写出可能的变异类型及产生的原因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