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有机聚合物中添加阻燃剂,可增大聚合物的使用安全性,扩大其应用范围。Mg(OH)2是一种常用的阻燃剂,其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

请完成下列填空:
(1)精制卤水中的MgCl2与适量石灰乳反应合成碱式氯化镁[Mg(OH)2-xClx⋅mH2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合成反应后,继续在393~523K下水热处理8h,发生反应Mg(OH)2-xClx⋅mH2O=(1-)Mg(OH)2+MgCl2+mH2O,水热处理后,进行过滤、水洗。水洗的目的是___。
(3)阻燃型Mg(OH)2具有晶粒大、易分散、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等特点。上述工艺流程中与此有关的步骤是___和___。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Mg(OH)2(s)=MgO(s)+H2O(g)   △H=+81.5kJ⋅mol-1
Al(OH)3(s)⇌Al2O3(s)+H2O(g)   △H=+87.7kJ⋅mol-1
Mg(OH)2和A1(OH)3起阻燃作用的主要原因是:___
(5)该工业生产的原料还可以用来提取金属镁。请设计提取金属镁的工艺流程图2(框内写产物的化学式,箭头上下标明转化条件或操作名称):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工业流程 | 难度:0.99
钛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24s2。实验室利用反应TiO2(s)+CCl4(g)  TiCl4(g)+CO2(g)制取TiCl4,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其它
CCl4
-23
76
与TiCl4互溶
TiCl4
-25
136
遇潮湿空气产生白雾
 
(1)装置E中的试剂是_________。反应结束前进行如下操作:
①停止通氮气 ②熄灭酒精灯 ③冷却至室温
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2)欲分离D中的液态混合物,所采用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3)TiCl4遇到湿空气发生强烈水解,其中一种物质是TiO(OH)2,试写出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该反应还会生成CO,所以要增加尾气吸收装置,试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_。
(5)也可以用反应TiO2(s)+2C(s)+2Cl2(g)  TiCl4(g)+2CO(g) 制取TiCl4,在上述实验装置中将通氮气改为通氯气,撤去装置B,请简述对该装置的其它改变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B.C.D.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学习小组拟探究CO2和锌粒反应是否生成CO,已知CO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黑色固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先点燃酒精灯,后打开活塞K
B.b、c、f中试剂依次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硫酸、银氨溶液
C.装置e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气体
D.用上述装置(另择试剂)可以制备氢气并探究其还原性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已知:ICl的熔点为13.9℃,沸点为97.4℃,易水解,且能发生反应:ICl(l) + Cl2(g) ="=" ICl3(l)。(图中夹持装置略去)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的作用是    。不能用装置F代替装置E,理由 
(3)所制得的ICl中溶有少量ICl3杂质,提纯的方法是 (填标号)。
A.过滤B.蒸发结晶C.蒸馏D.分液
(4)用ICl的冰醋酸溶液测定某油脂的不饱和度。进行如下两个实验,实验过程中有关反应为:

②ICl+KI=I2+KCl   ③I2+2Na2S2O3=2NaI+Na2S4O6
实验1:将5.00g该油脂样品溶于四氯化碳后形成100mL溶液,从中取出十分之一,加入20mL某ICl的冰醋酸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加入足量KI溶液,生成的碘单质用a mol/L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经平行实验,测得消耗的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1mL。
实验2(空白实验):不加油脂样品,其它操作步骤、所用试剂及用量与实验1完全相同,测得消耗的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2mL。
①滴定过程中可用      作指示剂。
②滴定过程中需要不断振荡,否则会导致V1    (填“偏大”或“偏小)。
③5.00g该油脂样品所消耗的ICl的物质的量为 mol。由此数据经换算即可求得该油脂的不饱和度。
当前题号:5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教材中的铁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做了如图所示的优化。通过观察硬质玻璃管Ⅱ和干燥管Ⅱ中的现象证明铁与水蒸气发生了反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火,观察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圆底烧瓶内放入少许碎瓷片,其作用是
(2)写出铁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时将铁粉与石棉绒混合放在硬质玻璃管Ⅰ中,其原因可能是 (填“A”“B”或“C”)。
A.石棉绒的作用是催化剂
B.石棉绒的作用是使铁粉受热均匀
C.石棉绒的作用是作铁粉的载体以及防止铁粉被吹入导管引起堵塞
(4)酒精灯a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 ,原因是     
(5) 能证明铁与水蒸气反应的现象是
(6) 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方法是
当前题号:6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某学生对Na2S03与AgN03在不同pH下的反应进行探究
(1)测得Na2S03溶液pH=10,AgNO3溶液pH=5,二者发生水解的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
(2)调节pH,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pH
现象
a
10
产生白色沉淀,稍后溶解,溶液澄清
b
6
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沉淀未溶
c
2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产生海绵状棕黑色物质X
查阅资料得知:
①Ag2SO3白色,难溶于水,溶于过量的Na2SO3溶液
②Ag2O棕黑色,不溶于水,能和酸反应,它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同学推测a中白色沉淀为Ag2SO4,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可能参与反应,则生成硫酸银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同学设计实验确认了a、b、c中的白色沉淀不是Ag2SO4,实验方法是:取b、c中白色沉淀, 置于Na2SO3溶液中,沉淀溶解。另取Ag2SO4固体置于足量 溶液中,未溶解。
(4)将c中X滤出、洗净,为确认其组成,实验如下:
I.向X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Ⅱ.向x中加人过量浓HNO3,产生红棕色气体。
Ⅲ.用Ba(NO3)2溶液、BaCl2溶液检验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前者无变化,后者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I的目的是      
②根据实验现象,分析X是    
③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该同学综合以上实验,分析产生X的原因,认为随着酸性的增强,+4价硫的还原性增强,能被+1价银氧化。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实验如下:

①通人Y后,瓶中白色沉淀转化为棕黑色,气体Y是        
②白色沉淀转化为X的化学方程式是     
当前题号:7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请设计实验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3)通入气体后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为了探究乙二酸的不稳定性、弱酸性和还原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乙二酸俗称草酸,草酸晶体(H2C2O4·2H2O)在100℃时开始升华,157℃时大量升华并开始分解;草酸蒸气在低温下迅速冷凝为固体;草酸钙不溶于水,草酸蒸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I.乙二酸的不稳定性:根据草酸晶体的组成,猜想其受热分解产物为CO、CO2和H2O。
(1)请用下列装置组成一套探究并验证其产物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____→____→F→E→C→G。
②装置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____。
③整套装置存在不合理之处为____。
Ⅱ.乙二酸的弱酸性:
该小组同学为验证草酸性质需0.1mol/L的草酸溶液480mL。
(2)配制该溶液需要草酸晶体____g。
(3)为验证草酸具有弱酸性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
A.将草酸晶体溶于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
B.测定0.1mol/L草酸溶液的pH
C.将草酸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中,有CO2放出
D.测定草酸钠溶液的pH
(4)该小组同学将0.1mol/L草酸溶液和0.1mol/L的NaOH等体积混合后,测定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Ⅲ.乙二酸的还原性:
(5)该小组同学向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滴入过量的草酸溶液,发现酸性KMnO4溶液褪色,从而判断草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O2
B.②进行H2、NH3、CO2、Cl2、NO、NO2等气体的收集
C.③当X选用苯时可进行NH3或HCl的吸收,并防止倒吸
D.④可用于NH3的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NH3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