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化学科学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化学反应原理
- 有机化学基础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共价键对分子构型、性质的影响
- 分子的构型及相关理论
- + 分子的性质
-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 相似相容原理及应用
- 分子间作用力
-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 含有氢键的物质
-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 化学实验基础
- 化学与STSE
- 初中衔接知识点
甲烷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晶胞中的球只代表1个C原子 |
B.晶体中1个CH4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CH4分子 |
C.甲烷晶体熔化时需克服共价键 |
D.1个CH4晶胞中含有8个CH4分子 |
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
①配位键在形成时,是由成键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②s − sб键与 s − pб键的电子云形状相同
③Ge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2,属于 P 区元素
④下列分子键角大小由大到小为:COS > BCl3 > CCl4 > H2O > P4
⑤冰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和氢键两种化学键的作用
⑥Cu(OH)2是一种蓝色沉淀,既溶于盐酸、也能溶于氨水中
⑦中心原子采取 sp3杂化的分子,其立体构型不一定是正四面体形
⑧键长:C − H < N − H < O − H
⑨第一电离能:Si < C < N < O < F
①配位键在形成时,是由成键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②s − sб键与 s − pб键的电子云形状相同
③Ge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2,属于 P 区元素
④下列分子键角大小由大到小为:COS > BCl3 > CCl4 > H2O > P4
⑤冰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和氢键两种化学键的作用
⑥Cu(OH)2是一种蓝色沉淀,既溶于盐酸、也能溶于氨水中
⑦中心原子采取 sp3杂化的分子,其立体构型不一定是正四面体形
⑧键长:C − H < N − H < O − H
⑨第一电离能:Si < C < N < O < F
A.②③⑧ | B.④⑤⑨ | C.④⑥⑦ | D.③⑤⑦ |
三硫化磷(P4S3)是黄绿色针状晶体,易燃、有毒,分子结构之一如图所示。下列有关P4S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P4S3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
B.P4S3中磷元素为+ 3 价 |
C.P4S3中 P 原子和 S 原子均为 sp3杂化 |
D.1molP4S3分子中含有 6mol 极性共价键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 −射线衍射实验 |
B.外观呈现规则多面体的物质,内部微观粒子在三维空间一定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
C.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所以用红热的铁针刺中涂有石蜡的水晶柱面,熔化的石蜡呈椭圆形 |
D.乙醇和水都是极性分子,符合相似相溶原理,且它们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故乙醇易溶于水 |
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
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
C.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 |
D.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
根据有关概念,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发生状态变化时,一定会破坏离子键 |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 |
C.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
D.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就是二元酸 |
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其硬度大、熔点高,下列晶体熔化(或升华)时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都与氮化硅相同的是( )
A.白磷、硅 | B.碳化硅、硫酸钠 |
C.水晶、金刚石 | D.碘、汞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熔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
B.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四卤化碳CX4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所以它们相应的沸点也逐渐增高 |
C.由于H—O键比H—S键牢固,所以水的沸点比H2S高 |
D.在由分子所构成的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物质越稳定 |
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b点代表的是( )


A.H2S | B.HCl | C.PH3 | D.SiH4 |
1个C原子的单键氢化物分子是CH4,2个C原子的单键氢化物分子则为C2H6,以下各对分子间不存在类似关系的是( )
A.NH3与N2H4 | B.H2O与H2O2 | C.SF6与S2F10 | D.SCl4与S2Cl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