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秦俑彩绘和汉代器物上用的颜料被称为“中国蓝”、“中国紫”,直到近年来人们才研究出来其成分为BaCuSi
4O
10,BaCuSi
2O
6。
(1)“中国蓝”、“中国紫”中均具有Cu
n+离子,n=___,基态时该阳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中国蓝”的发色中心是以Cu
n+为中心离子的配位化合物,其中提供孤对电子的是___元素。
(3)合成“中国蓝”、“中国紫”的原料有BaCO
3,孔雀石Cu
2(OH)
2CO
3和砂子(SiO
2)。SiO
2晶体中Si原子的杂化轨道是由______轨道(填轨道的名称和数目)和________轨道杂化而成的。
(4)现代文物分析发现,“中国蓝”中含有微量硫元素。假若硫元素一种阴离子是正四面体的天然钡矿中,则最可能的钡矿化学式是______。
(5)在5500年前,古代埃及人就己经知道如何合成蓝色颜料—“埃及蓝”CaCuSi
4O
10,其合成原料中用CaCO
3代替了BaCO
3,其它和“中国蓝”一致。CO
32一中键角∠OCO为___。根据所学,从原料分解的角度判断“埃及蓝”的合成温度比“中国蓝”更___(填“高”或“低”)。
(6)自然界中的SiO
2,硬度较大,主要原因是___。下图为SiO
2晶胞中Si原子沿z轴方向在xy平面的投影图(即俯视投影图),其中O原子略去,Si原子旁标注的数字表示每个Si原子位于z轴的高度,则Si
A与Si
B的距离是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