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电磁学
- 热学
- 光学
- 近代物理
- 光谱分析
- 氢原子光谱
- + 玻尔原子理论及其局限性
- 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 基态、激发态、跃迁、电离
- 氢原子能级图
- 计算电子跃迁中释放的光子频率种数
- 计算电子跃迁时吸收或释放光子的频率和波长
- 波尔理论的局限性
- 其他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 ![]() ![]() |
B.放射性同位素![]() ![]() ![]() ![]() ![]() |
C.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大幅度降低温度,它的半衰期不发生改变 |
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N+1激发态跃迁到N激发态时(N=2,3,4![]() |
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图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γ1、γ2、γ3、γ4、γ5、和γ6的光,且频率依次增大,则E等于( )


A.h(γ3-γ1) | B.h(γ5+γ6) | C.hγ3 | D.hγ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在![]() ![]() |
C.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都是质量亏损的放出核能过程 |
D.一个氢原子从![]()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 |
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
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 |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 |
E.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有复杂的结构 |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现处于n=4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
B.已知钾的逸出功为2.22eV,则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可以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 |
C.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光子能量最小 |
D.氢原子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氢原子能量减小,核外电子动能增加 |
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原子( )


A.从![]() ![]() ![]() ![]() |
B.从![]() ![]() ![]() ![]() |
C.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 |
D.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一定向外放出能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新核与α粒子的总质量等于原来的原子核的质量 |
B.在原子核中,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
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不变 |
D.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 |
C.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不吸收光子也能实现 |
D.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性现象表明了原子内部是有复杂的结构 |
B.一个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该氢原子辐射光子,总能量减少 |
C.某放射性元素由单质变为化合物后,其半衰期会变短 |
D.目前核电站的能量主要来自轻核的聚变 |
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12.09 eV | B.10.20 eV | C.1.89 eV | D.1.5l e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