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电磁学
- 热学
- 光学
- 近代物理
- 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 基态、激发态、跃迁、电离
- 氢原子能级图
- 计算电子跃迁中释放的光子频率种数
- + 计算电子跃迁时吸收或释放光子的频率和波长
- 波尔理论的局限性
- 其他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个不同频率的光,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长最大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 |
B.频率最大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
C.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
D.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是可见光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 ![]() ![]() |
B.放射性同位素![]() ![]() ![]() ![]() ![]() |
C.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大幅度降低温度,它的半衰期不发生改变 |
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N+1激发态跃迁到N激发态时(N=2,3,4![]() |
氢原子处于基态的能级值为
,普朗克常量为h。原子从能级n=2向n=1跃迁所放出的光子,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所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求:
(1)该金属的截止频率
;
(2)产生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

(1)该金属的截止频率

(2)产生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从而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 |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硏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稳定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小于质子数 |
D.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单色光的照射下,发出多种频率的光子,其中必有一种与入射光频率相同 |
玻尔首先提出能级跃迁.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 |
B.氢原子由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大 |
C.氢原子由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波长最长 |
D.这些氢原子跃迁时辐射出光子能量的最大值为10.2 eV |
原子从a能级跃迁到b能级时辐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跃迁到c能级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 )
A.辐射波长为![]() |
B.辐射波长为λ1-λ2的光子 |
C.吸收波长为λ1-λ2的光子 |
D.吸收波长为![]() |
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En=
E1(n=1,2,3,…),其中基态能量E1=-13.6eV,能级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由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光子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1,则n和可能发出的频率最小的光子能量分别为



A.n=5,0.54eV | B.n=5,0.3leV |
C.n=4,0.85eⅤ | D.n=4,0.66eⅤ |
如图所示是氢原子四个能级的示意图,当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
B.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动能增大 |
C.n=4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辐射光子的能量最大为12.75eV |
D.用能量为11.0eV的电子轰击基态氢原子能使其跃迁到更高能级 |
“通过观测的结果,间接构建微观世界图景”是现代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通过光电效应实验确定了光具有粒子性。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研究汞原子能量是否具有量子化特点的重要实验。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灯丝K发射出初速度不计的电子,K与栅极G间的电场使电子加速,GA间加有0.5V电压的反向电场使电子减速,电流表的示数大小间接反映了单位时间内能到达A极电子的多少。在原来真空的容器中充入汞蒸汽后,发现KG间电压U每升高4.9V时,电流表的示数I就会显著下降,如图2所示。科学家猜测电流的变化与电子和汞原子的碰撞有关,玻尔进一步指出该现象应从汞原子能量量子化的角度去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汞原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能级之差可能是4.9eV |
B.KG间电压低于4.9V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上升,是因为电子能量越高,越容易克服反向电压到达A极 |
C.KG间电压在5~10V之间时,出现电流随电压增大而上升的一段图线,是因为单位时间使汞原子发生跃迁的电子个数增加 |
D.即使KG间电压高于4.9V,电子也存在始终不与汞原子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