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是abcd四种元素线状谱,图乙是某矿物的线状谱,通过光谱分析可以了解该矿物中缺乏的是  
A.a元素
B.b元素
C.c元素
D.d元素
当前题号:1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对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因为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所以氢原子只能产生一种波长的光
B.氢原子产生的光谱是一系列波长不连续的谱线
C.氢原子产生的光谱是一系列亮度不连续的谱线
D.氢原子产生的光的波长大小与氢气放电管放电强弱有关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按经典的电磁理论,关于氢原子光谱的描述应该是()
A.线状谱B.连续谱
C.吸收光谱D.发射光谱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仔细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  )
A.观察时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
B.氢原子只能发出平行光
C.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应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D.氢原子发出的光互相干涉的结果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谱的研究是探索原子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关于氢原子光谱、氢原子能级和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氢原子巴尔末线系谱线是包含从红外到紫外的线状谱
B.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表明了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
C.氢原子处于不同能级时,电子在各处的概率是相同的
D.氢光谱管内气体导电发光是热辐射现象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处在激发态的氢原子向能量较低的状态跃迁时发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光,称为氢原子光谱,氢原子光谱谱线对应的彼长可以用广义的巴耳未公式表示:nm分别表示氢原子跃迁前、后所处状态的量子数,对每一个m,有,R称为里德伯常量,是一个已知量,对于的一系列谱线其波长处在紫外光区,称为赖曼系;的一系列谱线其波长处在可见光区,称为巴耳末系,用氢原子发出的光照射某种金属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赖曼系波长最长的光照射时,遏止电压的大小为;当用巴耳末系波长最短的光照射时,遏止电压的大小为.已知电子电荷量的大小为e,真空中的光速为c,试求:普朗克常量和该种金属的逸出功.
当前题号:6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氢原子光谱除了巴耳末系外,还有莱曼系、帕邢系等,其中帕邢系的公式为=R(-),n=4,5,6,…,R=1.10×107 m-1.若已知帕邢系的氢原子光谱在红外线区域,试求:
(1)n=6时,对应的波长.
(2)帕邢系形成的谱线在真空中的波速大小.n=6时,传播的频率.
当前题号:7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描述氢原子光谱的简洁而又优美的公式称为广义巴耳末公式,即,式中R为里德伯常量.已知氢原子光谱中最短的谱线波长为,求R.
当前题号:8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氢原子光谱除了巴耳末系外,还有赖曼系,帕邢系等,其中赖曼系的表达式为,求赖曼系中波长最长的波对应的频率.
当前题号:9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氢原子光谱的四条谱线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满足公式,式中.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最长波长与最短波长之比为
A.B.C.D.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