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
B.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衰变和6次衰变
C.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
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其中射线来自原子最外层的电子
B.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C.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发现电荷量子化的
D.汤姆逊发现电子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内部是有结构的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从而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硏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稳定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小于质子数
D.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单色光的照射下,发出多种频率的光子,其中必有一种与入射光频率相同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  )
A.原子内存在电子
B.原子核还可再分
C.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实验中观察到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绝大多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偏转
B.使α粒子发生明显偏转的力是来自带正点的核和核外电子,当α粒子接近核时是核对其库仑斥力使α粒子发生明显偏转;当α粒子接近电子时是电子对其库仑引力使α粒子发生明显偏转
C.实验表明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它占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
D.实验表明原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全部的正电及全部质量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A.贝可勒尔B.道尔顿C.伦琴D.汤姆孙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玻尔首先提出能级跃迁.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
B.氢原子由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大
C.氢原子由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波长最长
D.这些氢原子跃迁时辐射出光子能量的最大值为10.2 eV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利用氢原子能级跃迁时辐射出来的电磁波去控制校准石英钟,可以制成氢原子钟.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   )
A.当氢原子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
B.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比从能级跃迁到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C.当用能量为的电子撞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氢原子一定不能跃迁到激发态
D.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释放的光子可以使逸出功为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个氢原子吸收能量后由基态跃迁到 n=4的激发态,然后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发出 6种能量的光子
B.只能发出 1种能量的光子
C.吸收的能量为 12.75eV
D.可能发出能量为 0.85eV的光子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原子从a能级跃迁到b能级时辐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跃迁到c能级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    )
A.辐射波长为的光子
B.辐射波长为λ1-λ2的光子
C.吸收波长为λ1-λ2的光子
D.吸收波长为的光子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