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下列叙述中与得到的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

A.所有![]() |
B.大多数![]() |
C.向各个方向运动的![]() |
D.极少数![]() |
在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
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五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
粒子的作用,那么该原子核可能在区域______。(
粒子与原子核之间的作用力为排斥力)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密立根用摩擦起电的实验发现了电子; |
B.密立根用摩擦起电的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 |
C.密立根用油滴实验发现了电子; |
D.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 |
如图所示为密立根油滴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研究悬浮油滴所带电性 |
B.测量悬浮油滴的电荷量 |
C.测出了基元电荷的值 |
D.利用二力平衡测出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汤姆孙也被称为“电子之父”.下列关于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得出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的结论,并求出了阴极射线的比荷 |
B.汤姆孙通过对光电效应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
C.电子质量是质子质量的1836倍 |
D.汤姆孙通过对不同材料做成的阴极发出射线的研究,并研究光电效应等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 |
如图所示,在A板上方用喷雾器将油滴喷出,油滴从A板上的一个小孔中落下,喷出的油滴因摩擦而带负电.已知A、B板间电压为U、间距为d时,油滴恰好静止.撤去电场后油滴徐徐下落,最后测出油滴以速度v匀速运动,已知空气阻力正比于速度,即
,则油滴所带的电荷量
______.

某次实验中q的测量值见下表(单位:
):
分析这些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



某次实验中q的测量值见下表(单位:

6.41 | 8.01 | 9.65 | 11.23 | 12.83 |
分析这些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为伦琴射线管的示意图,其中E、F是两种射线,下列关于该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 |
B.射线E、F都是高速电子流 |
C.射线E是高速电子流,射线F是![]() |
D.射线E是能量很大的![]() |
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 | B.氢原子的能量增大 |
C.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 D.氢原子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