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图形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圆形区域上半圆半径略小于下半圆半径)。一群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A点沿平行于纸面的任意方向射入磁场,粒子射入磁场的速度大小为
,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相互作用,则( )



A.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 |
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
C.粒子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
D.粒子离开磁场时,动量变化量一定相同 |
如图所示,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等边三角形OMN内部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MN边界上放有一绝缘挡板,第四象限内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现有一质量
、电荷量
的带负电微粒从y轴上的A点,以
的初速度沿
轴正方向射入电场,从
轴上坐标为(1m,0)的C点平行于ON方向进入三角形磁场区域,在磁场中偏转后垂直打到挡板MN的中点E上,并原速弹回(粒子带电荷量不变)。最后经过y轴上的D点(图中未画出)射入第二象限。粒子重力不计,计算结果可保留根式。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3)粒子从A点运动到D点的总时间。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3)粒子从A点运动到D点的总时间。

如图所示,在第一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里和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1=0.1T、B2=0.05T,分界线OM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α.在第二、三象限内存在着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1×104V/m.现有一带电粒子由x轴上A点静止释放,从O点进入匀强磁场区域.已知A点横坐标xA=5×10-2m,带电粒子的质量m=1.6×10-24kg,电荷量q=+1.6×10-15

A. (1)求粒子到达O点时的速度大小; (2)如果α=30°,则粒子能经过OM分界面上的哪些点? (3)如果α=30°,让粒子在OA之间的某点释放,要求粒子仍能经过(2)问中的那些点,则粒子释放的位置应满足什么条件? |

如图所示,竖直墙壁MN左侧同时存在相互正交的电场和磁场,其中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水平向右,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MN下滑,到达C点时离开MN做曲线运动。A、C两点间距离为h,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1)求自A运动到C所花的时间t;
(2)若D点为小滑块在电场力、洛伦兹力及重力作用下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此时速度大小为vD,求此时的加速度aD的大小;
(3)当小滑块运动到D点时撤去磁场,此后小滑块继续运动到水平地面上的P点。从D点运动到P点的时间为t,求从D到P的位移大小和方向(方向用与vD夹角的正切表示)。

(1)求自A运动到C所花的时间t;
(2)若D点为小滑块在电场力、洛伦兹力及重力作用下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此时速度大小为vD,求此时的加速度aD的大小;
(3)当小滑块运动到D点时撤去磁场,此后小滑块继续运动到水平地面上的P点。从D点运动到P点的时间为t,求从D到P的位移大小和方向(方向用与vD夹角的正切表示)。

某实验小组描绘规格为“2.5V 0.6W”的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为0~25mA,内阻约2Ω)
B.电流表A2(量程为0~300mA,内阻约0.2Ω)
C.电压表V1(量程为0~3V,内阻约3kΩ)
D.电压表V2(量程为0~15V,内阻约15kΩ)
H.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所用的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分别选择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D.
(2)若采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电压表的右端应与电路中的____点相连(选填“a”或“b”)
(3)开关闭合之前,图1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端(选填“c”、“d”或“cd中间”)
(4)测量后,该小组根据实验数据,利用Excel拟合出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结合所画出的I-U特性曲线,现将一个电动势为3.6V,内阻为12Ω的电源只与该小灯泡组成电路,则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_______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电流表A1(量程为0~25mA,内阻约2Ω)
B.电流表A2(量程为0~300mA,内阻约0.2Ω)
C.电压表V1(量程为0~3V,内阻约3kΩ)
D.电压表V2(量程为0~15V,内阻约15kΩ)
A.滑动变阻器R1(0~10Ω,额定电流1.5A) |
B.滑动变阻器R2(0~1000Ω,额定电流0.5A) |
C.直流电源(电动势6V,内阻忽略不计) |

(1)实验中所用的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分别选择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2)若采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电压表的右端应与电路中的____点相连(选填“a”或“b”)
(3)开关闭合之前,图1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端(选填“c”、“d”或“cd中间”)
(4)测量后,该小组根据实验数据,利用Excel拟合出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结合所画出的I-U特性曲线,现将一个电动势为3.6V,内阻为12Ω的电源只与该小灯泡组成电路,则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_______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该电路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同时也能完成对未知电阻Rx的测量.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1)如果纵坐标表示两个电压表读数之比
,横坐标表示电阻箱的阻值R,实验结果的图像如图一.则待测电阻Rx =________ Ω (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上问中,由于电压表V2的分流,待测电阻Rx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 (填“偏大”,“偏小”,“不变”)
(3)如果纵坐标表示某电压表读数U,横坐标表示两个电压表读数之差与电阻箱阻值的比值
,实验结果的图像如图二.其中能读出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是_______ (填“A图线”或“B图线”).两图线交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_ A,纵坐标为_______ V(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待测电阻Rx (约9Ω) |
B.待测电源 |
C.电阻箱(0~99.9Ω) |
D.电压表V1(量程6V,可以视为理想电表) |
E.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4kΩ) |

(2)在上问中,由于电压表V2的分流,待测电阻Rx测量值比真实值
(3)如果纵坐标表示某电压表读数U,横坐标表示两个电压表读数之差与电阻箱阻值的比值

如图所示,闭合电键,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左端a滑到中点的过程中


A.U变大,I变小 |
B.U变大,I变大 |
C.U变小,I变小 |
D.U变小,I变大 |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左端滑到右端时,理想电压表V1、V2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U1和△U2,干路电流为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灯泡电阻不变) ( )


A.小灯泡L1、L3变暗,L2变亮 |
B.△U1与△I的比值变大 |
C.△U1大于△U2 |
D.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减小 |
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室仅提供下列实验器材:
(1)请根据连接的实物图甲,在图乙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由于电流表发生了故障,某同学又设计了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记录Vl和V2的值如下表所示,用测出的数据在图丁中绘出U1-U2图线_________。

(3)由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组的电动势E=_______V,内阻r=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两节旧干电池,每节电动势约1.5V |
B.直流电压表Vl、V2,量程均为0~3V,内阻约3kΩ |
C.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小于1Ω |
D.定值电阻R0,阻值2Ω |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5Ω |
F.导线和开关若干 |

(2)实验过程中,由于电流表发生了故障,某同学又设计了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记录Vl和V2的值如下表所示,用测出的数据在图丁中绘出U1-U2图线_________。
组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U1/V | 0.80 | 1.25 | 1.53 | 1.72 | 1.87 | 1.98 |
电压U2/V | 1.60 | 1.87 | 2.04 | 2.15 | 2.24 | 2.31 |

(3)由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组的电动势E=_______V,内阻r=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