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实验小组成员在应用多用电表测电阻实验。如图为一多用电表的表盘,其中表盘上的三个重要部件分别用三个字母A、B、C标记了出来,然后在测量电阻时操作过程如下:

①在测量电阻以前,首先进行的操作应是机械调零,要调节部件_________,使多用电表的指针指在表盘最_________(填“左”或“右”)端的零刻度线位置;
②然后同学将旋钮C调节到“×100”的挡位;
③将红表笔插到_____(“+”或“—”)孔,黑表笔插到_____(“+”或“—”)孔,将两表笔短接,调节部件______,使多用电表的指针指在表盘最_________(填“左”或“右”)端的零刻度线位置;
④完成以上的操作后,然后将两表笔与被测量的电阻良好接触,多用电表的指针几乎没有发生偏转,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部分操作步骤,并进行正确的排序__________,最后测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①在测量电阻以前,首先进行的操作应是机械调零,要调节部件_________,使多用电表的指针指在表盘最_________(填“左”或“右”)端的零刻度线位置;
②然后同学将旋钮C调节到“×100”的挡位;
③将红表笔插到_____(“+”或“—”)孔,黑表笔插到_____(“+”或“—”)孔,将两表笔短接,调节部件______,使多用电表的指针指在表盘最_________(填“左”或“右”)端的零刻度线位置;
④完成以上的操作后,然后将两表笔与被测量的电阻良好接触,多用电表的指针几乎没有发生偏转,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部分操作步骤,并进行正确的排序__________,最后测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A.用两表笔与待测电阻相接触 | B.将两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 |
C.将旋钮C调节到“×1”的挡位 | D.将旋钮C调节到“×1k”的挡位 |
关于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
B.电阻率与导体的形状有关 |
C.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
D.电阻率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两个定值电阻和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约3V)和内阻。提供的主要器材有:电阻R1(2.0Ω)、R2(10.0Ω)、电源、电压表、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根据电路图,将未连接完整的实物图连接完整______。
(2)闭合开关S1,开关S2分别接到R1、R2两电阻,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5V、2.5V,则测得电动势为_____V,内阻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1位小数)
(3)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又做了“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得到了多组通过小电珠的电流I和小电珠两端的电压U的实验数据,并根据得到的多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图,如图丙所示。如果取两个这样的小电珠并联以后接在刚测定的电源两端,则每个小电珠消耗的实际功率应为____W。(结果保留2位小数)

(1)根据电路图,将未连接完整的实物图连接完整______。
(2)闭合开关S1,开关S2分别接到R1、R2两电阻,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5V、2.5V,则测得电动势为_____V,内阻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1位小数)
(3)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又做了“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得到了多组通过小电珠的电流I和小电珠两端的电压U的实验数据,并根据得到的多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图,如图丙所示。如果取两个这样的小电珠并联以后接在刚测定的电源两端,则每个小电珠消耗的实际功率应为____W。(结果保留2位小数)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一带电油滴恰好静止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则( )


A.电压表示数减小 | B.电流表示数减小 |
C.油滴将向下运动 | D.电路的总功率增大 |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如图甲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如图乙所示,则长度为________mm。若测得该金属丝的电阻为R,则其电阻率
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要测量--未知电阻R的阻值,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阻R;
(1)由于没有电压表,甲同学利用电流表A,和电阻箱改装了一个0~3V的电压表(表盘刻度未改),则电流表A2应与电阻箱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电阻箱的阻值应为_____Ω。
(2)该同学利用电流表内接法和电流表外接法分别测量R,两端的电压和通过Rx的电流,读出两表的数据记录如下:

请你根据测量结果判断接法一是电流表___________(填“内”或“外”)接法。
(3)用V表示A2改装后的电压表,在测量Rx的以下实验电路中,比较合适的是______,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A.待测电阻R;
A.电源E:电动势约为3V; |
B.电流表A1:量程为0~5mA.内阻r1不超过10Ω; |
C.电流表A2:量程为0~1mA,内阻r2为50Ω; |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Ω; |
E.电阻箱R':阻值0~9999.9Ω; |
F.开关、导线若干 |
(2)该同学利用电流表内接法和电流表外接法分别测量R,两端的电压和通过Rx的电流,读出两表的数据记录如下:

请你根据测量结果判断接法一是电流表___________(填“内”或“外”)接法。
(3)用V表示A2改装后的电压表,在测量Rx的以下实验电路中,比较合适的是______,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平行正对极板A、B间电压为U0,两极板中心处均开有小孔.平行正对极板C、D长均为L,板间距离为d,与A、B垂直放置,B板中心小孔到C、D两极板距离相等.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A板中心小孔处无初速飘入A、B板间,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恰好从D板的边沿飞出.该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板间电场视为匀强电场.

(1)指出A、B、C、D四个极板中带正电的两个极板;
(2)求出粒子离开B板中心小孔时的速度大小;
(3)求出C、D两极板间的电压.

(1)指出A、B、C、D四个极板中带正电的两个极板;
(2)求出粒子离开B板中心小孔时的速度大小;
(3)求出C、D两极板间的电压.
某静电场在x轴上各点的电势φ随坐标x的分布图象如图。x轴上A、O、B三点的电势值分别为φA、φO、φB,电场强度沿x轴方向的分量大小分别为EAx、EOx、EBx,电子在A、O、B三点的电势能分别为EPA、EPO、E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φO>φB >φA |
B.EOx>EBx>EAx |
C.EPO<EPB<EPA |
D.EPO-EPA>EPO-EPB |
如图所示,ABCD为一正方形,M、N、P、Q分别为正方形四条边的中点,空间存在与正方形平面平行且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已知质子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10eV、质子由A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20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方向应由C指向A |
B.质子由Q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电场力不做功 |
C.电子由B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10eV |
D.电子由M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增加15eV |
空间内有一水平向右的电场E,现有一带电量为q的小球以初速度为v0向右上抛出,已知
,求小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最远距离(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