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秦春华院长的文章《这些“牛孩”的人生呢?》引发了热议。文中,秦院长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入读一所好大学似乎成了追梦的终点。然后便找不到奋斗的方向了,哪怕是很多拼进了北大、哈佛的“牛孩”,也不知道自己接下去的“人生方向”了。
哈佛商学院学生李柘远对此回应:任何努力都值得尊重,请多给学生们一些尊重、耐心和鼓励。人生方向,不是空想出来的,是用一个个小目标拼出来的;别着急,别焦虑,把眼下的每一步走实,你会走的很好。
对于上述材料,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风吹炊烟,果园就在我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藉心灵。----海子.
(2)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们勤劳的手创造出来的。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高尔基
(3)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马卡连柯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取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渔夫的誓言
吴学安
古时有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立誓言。即使誓言不符合实际,八头牛也拉不回来,将错就错。
这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最高,于是便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但这一次渔汛所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归。回到岸上后,他才得知现在市面上螃蟹的价格最高。渔夫后悔不已,发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螃蟹上,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不用说,他又只能空手而归了。晚上渔夫抱着饥饿难忍的肚皮,躺在床上十分懊悔。于是,他又发誓,下次出海,无论是遇到螃蟹,还是遇到墨鱼,他都要去捕捞。
第三次出海后,渔夫严格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捞,可这一次墨鱼和螃蟹他都没见到,见到的只是些马鲛鱼。于是,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
渔夫没赶得上第四次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死去。
读完《渔夫的誓言》,你得到怎样的启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2017年12月,“佛系青年”一词火遍网络。“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状态和人生态度。比如佛系员工:不悲不喜、不推辞、不揽活;佛系学生:不努力、不疯玩、考过是缘,挂科是命;佛系恋人:不撒娇、不吵架、不夺命连环call;……
有人说佛系是不强求、不钻营的随性、豁达;也有人说这是面对竞争、面对压力时候的怠惰、消极;也有人说这种满不在乎最终会迷失自我;还有人认为哪有什么佛系,你只是现在过得不如意而已。
对“佛系”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7年12月24日,平安夜,昆明金碧广场人头攒动,但秩序井然,没人售卖也没人喷洒飞雪。顺城中央广场,灯光明亮,歌声嘹亮,一群孩子在演唱经典圣诞歌曲,投入的表演、稚嫩的童声赢得了全场的喝彩。
环卫工人说:“今年街上的垃圾比往年少,我们基本上都是11点半就下班了。”安保人员说:“刑事警情大幅下降,社会治安持续良好。”网友说:“对平安夜没有多少感觉,再不像以前那么激动了,想来,还是先过好我们自己的节日更有意义。”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偶像”是风靡校园的一个热门话题。一方面,“影视明星”、“歌星”等,令广大青少年“追星族”们如痴如醉;另一方面,古今中外政治、文学、艺术、科学、经济诸领域,较有定论、人生意蕴丰富、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人物,如马克思、邓小平、梁思成、沈从文、霍金、梵高、贝多芬、项羽、苏轼、李白、谭嗣同等人,他们的人格魅力、创造才能、精神旨趣也让广大青少年魂牵梦萦;也有人认为心中无偶像,有的甚至认为偶像就是自己。
关于偶像的话题你也一定有话要说,什么样的人可作为偶像?偶像的内涵和意义是怎样的?我们是否需要偶像?如果需要,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偶像?此外,你也可以发挥想象,让自己和偶像生活一天,感受偶像的魅力,或者抒写自己的感受、思考。请你以“偶像”为话题作文,写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在最后一项5公里武装越野考核中,某连战士小王发现练手榴弹的木柄与弹头出现了松动,他拆下两枚弹头,减轻了重量。连队另外一名战士也照此做。最终,该连考出了好成绩。
考核结束时,团纪检干事对参考官兵携带装具逐一检查,发现了问题。随后,两名战士受到警告处分,连长在全团军人大会上作检讨,连队连带训练等级评定降一级。
事后,一些官兵认为,该连其他课目成绩优异,仅因两名战士的违纪行为就将连队训练等级降一级,处理太重;另一些官兵认为,该连是在上级都叫得响的先进单位,也是团里的窗口单位,如此处理不利于团队建设。
你对上述两种观点有什么看法呢?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从废墟中可能会看到什么?家园的破败?文化的衰落?孕育的新生……
请以“废墟”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3)用规范汉字书写,字数不少于800字。
材料一:上班第一个小时看见同事打游戏就想走人,毕业3年竞连换7个雇主,被领导一句话气得转身写辞职信……当下处于职场最年轻阵营的“95后”群体,频频出现“秒辞”现象。
材料二:别叫我裸辞的“95后”,我不是玻璃心,我是找到了更有价值的工作,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工作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技能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这个‘农家子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95后”大国工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冠军蒋应成说,“只要熟练掌握一项技术,不管到哪不管多久都能自立自强、服务大家。”
上述“95后”现象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你的感悟与体验,写一篇文章,参与《青春潮》杂志社举办的“对话‘95后’,生涯规划之我见”主题论坛。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