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回顾2018,负重前行2019。
2018年,凝聚了灿烂和荣耀,成就和辉煌:
这一年,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取得了重大的发展;
这一年,港珠澳大桥建成,贯通了粤港澳三地;
这一年,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表彰百名杰出贡献者;
这-一年……
2019年,中国人民还在不断奋进,创造新的历史:
这一年“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中国在浩瀚宇宙扩大了话语权;
这一年——未完待续!
时间镌刻新的年轮,岁月记录前行的足印。
心怀责任,敢于担当,把握现在,成就梦想,这是我们新一代青年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假设你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请据此写一篇“五四致辞”,准备在学校的校刊上作为“卷首语”刊发。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出现个人相关信息;不少于800字。
悦跑圈跑步APP可以将线上马拉松跑者的跑步里程变成公益基金;“阅读暖人心”公益活动可以将用户阅读新闻的时间兑换成捐赠金额;支付宝蚂蚁森林用户可以借助步行、地铁出行、网上支付等绿色行为进行植树活动……近些年,在移动互联科技力量的助推下,线上的公益活动更加多样化,更加接地气,活动本身往往还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乐意参加线上的公益活动。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一百五十年前,福州船政学堂走出了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青年,他们登上现代战舰远航海上,寻求图存御敌之道。
一百年前,五四新青年在前所未有的民族忧患中,迎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打开思想的桎梏,唤醒民族的灵魂。
七十年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挂上了天安门城楼。
四十年前,两万“拓荒牛”劈山开路,重启国门,开放沿海港口,建设经济特区。
21世纪,新时代的领导人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封闭主义的挑战,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开放是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青年是开放发展的主力军。作为一名即将走出家庭、走向世界的当代青年,读了上述材料,你会有怎样的联想与感触?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向你的同龄人表达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近段时间,一款名为“鲁迅群侠传”的手机游戏产品推出,他将鲁迅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如孔乙己、阿Q、祥林嫂、夏瑜、华老栓、闰土、康大叔等装扮成游侠,闹得不亦乐乎。鲁迅作品,包括作品中的这些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这款打着“纪念鲁迅”名头的游戏产品一经面世就受到强烈批评,现已下线。
请以“鲁迅,我想对你说”或“网友(游友),我想对你说”或“给手游产品设计师(开发者)的一封信”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处于中心地带往往有诸多便利、机会和认同。当然也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但只要不沉沦,边缘也可以是中心。
2019,我们参加高考的这一年,正是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
70年,时光带走了许多,也带来了许多。从泥泞的土路到平整的柏油路,从吃不饱到减肥茶,从笔墨书信到智能手机,从遥望天空到载人航天……你可曾了解那些沧桑巨变的细节、那些改天换地的故事:可曾思考是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见解或感悟,使30年后、共和国百年时的青年人读到你的文章,能从一个角度了解历史,了解曾经的时代精神。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有人认为,世界就是“视界”,它是一个人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视界”广则世界大;有人认为,世界就是“势界”,它取决于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掌控力,势力大权势重则世界宽;还有人认为,世界就是“饰界”,它的一切都于人的内心对这个物质世界的感知与修饰,用美去装点,这个世界灿烂无比,用恶去感知,这个世界暗无天日。
高中快要毕业了,你认为摆在自己面前的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世界”的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人工智能 本领恐慌 多元选择 家国情怀 素位而行 活力中国 核心素养 终身学习 万物互联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材料一:“表情包”是一种通过图片来表示感情的方式。表情包一经诞生,就统治了中国人的社交圈,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社交方式是所谓“天可不聊,图不可不输”,几乎任何对话都会出现表情包的身影。
材料二:一位教授表示,他感觉自己“落伍”了,常常不知道该怎么跟学生在手机上进行交流。最典型的例子是,现在学生都喜欢用表情包,有时他苦口婆心劝告学生几句,学生啥也不说,回一个表情包;表扬或批评学生几句,他们常常也是发来一个表情包。老师说,表情包简直是结束聊天的“利器”,学生发“包”,他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回应;这不是对话结束,而是沟通中止了。
材料三:美国学者伯德惠斯特尔称,在两个人传播的场合中,有7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专门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艾伯顿•梅热比曾提出公式:沟通双方互相理解=语调、语速(38%)+表情、姿态(55%)+语言内容(7%)。
表情包是丰富了人们的表达能力,还是阻碍了人们的表达能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