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周国平先生对当代人的精神状况作这样的描述:“精神生活的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在精神领域,不管幸运还是不幸,每个人独自担当拯救自己灵魂的责任,这将是许多代人的命运。热情的理想家所能做到的,至多是鼓舞人们自救,而不是充当救世主。”
精神自救是精神健康的标志,即使没有哲学和哲学家,每一个芸芸众生都有不满和自救的需要。
请以“精神的自救”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你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 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天命就是一个人总梦想着去实现的事情,每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都知道自己的天命是什么。在生命的那个阶段里,所有的事情都是清晰的,所有的事情也都是可能的。在那个时候,人们敢于去梦想,也敢于去企慕那些他们希望发生在自己生活里的奇迹。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一种神秘的力量试图证明,实现天命是不可能的事。这种力量似乎是消极的、否定的,但实际上它是在教导你怎样实现自己的天命。它会锻炼你的灵魂和意志……”
——摘自《炼金术士》
根据语段内容,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你可以阐述你的看法,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事传达你的理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茵纳斯弗利岛
叶芝
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笆房;
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蜜蜂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我心灵的深处听见这声音。
茵纳斯弗利岛是爱尔兰民间传说中的一个小岛,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风和日丽、景色宜人的田园风光图,这是诗人向往的地方,也是他精神的寄托。其实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心灵深处也有这样的一个小岛。请以“我的茵纳斯弗利岛”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①报载一:有个美国老太太听说中国人很聪明,决心试一试。她从许多中国孩子中挑出一个10岁的女孩,一个7岁的男孩,一个5岁的女孩。她宣布的游戏规则是:三个用线系着的小球代表三个小孩并由她们她们各自牵着,三个小球都放在一个代表枯井的瓶中:“井”口仅容一“人”进出。现在“井”里突然冒出大水,三个孩子必须在7秒钟内“逃出”井口,否则就会被“淹死”。这个游戏在许多国家的试验结果都一样:三个孩子争先恐后,互不相让,全都“淹死”在那口“井”里。在中国的试验却让这位老太太感动得热泪盈眶。三个孩子在10岁女孩的指挥下,5岁女孩先“逃出”,7岁女孩次之,10岁女孩作为姐姐,最后“逃出”,总共只用5秒钟。
②报载二:1994年11月下旬,辽宁阜新市一家卡拉OK厅起火,由于大家惊惶失措,没有打开安全门疏导,厅里的人个个争先恐后,互不相让,竟有233人拥挤在门口,也死在了门口。
要求:自定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超过10字。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700字。
韩少功说:我很想念家里,我心归去。每个日落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一处生活的场景,一次自然界的变化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秋风起,莼香鲈肥;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中国人,也许是乡土情结最重的。
然而离乡也是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理想不灭,离家的故事就将永远继续下去。曹文轩说:前方在召唤着我们,因为它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
看来,归来或离开,都是为了寻找一种归属。
请以“寻找归属”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你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每个错别字扣1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浪
前浪:是你推着我前进吗?
后浪:我以为是紧随着你。
于是,前浪和后浪扬声大笑
向海
根据以上小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题目自拟,角度自定,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