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学好语文是同学们的共同愿望。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写一篇文章,在“提升语文素养之我谈”的语文学习交流会上发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日,饶毅、杨振宁、施一公等14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设立“科学探索奖”。科学探索奖,每年将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方面的数学物理学、信息电子、前沿交叉技术等领域,遴选出50名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学家。每位获奖者将连续5年、每年获得6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腾讯基金会将先出资10亿元人民币资助该奖项。
与其他科学奖励不同的是,很多科学奖都是对已取得科技成果的奖励,而科学探索奖进入的则是一个“无人区”,奖励的是中青年科学家面向未来的计划。目前,科学探索奖各项工作正在进行。
对“科学探索奖”及其设立,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感受,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题目自拟。请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①根据材料作文。
第一大题的阅读材料介绍了“刷脸”技术带来的种种好处,也提到了存在的风险。如果有一天,“刷脸”被广泛应用于你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②根据材料作文。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节日:春节、中秋节,圣诞节、万圣节,国庆节、五四青年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妇女节,教师节、护士节,中国农民丰收节……
有人说节日太滥了,就没有过节的意义了;也有人说某些行业还不被人重视,需要通过建立节日来加以关注。古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过节是一种情愫;今人说:每逢过节胖三斤,过节是一种调侃。还有人说中国人就应该过中国人自己的节……
关于节日的种种说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资深美剧迷,发现了一个颇值得玩味的现象:在诸多高收视率的美剧中,主人公们都会不经意间滔滔不绝地谈到经典文学或文学家。《末日孤舰》里,科学家吃饭闲聊时的话题是马克·吐温;《绝命毒师》里的制毒师在躺椅上读惠特曼的《草叶集》;《犯罪心理》中提到的哲学家、文学家有几百人,包括荷马、卡夫卡、荣格、鲍勃·迪伦、尼采、莎士比亚、田纳西·威廉斯、安德烈·莫洛亚……相反,在我们国产电视剧和电影里,很少看到类似的场景,也很少有类似的内容。
上述这个对比,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他一生创作的小说虽然数量不多,但篇篇堪称经典。他的第一个小说集《呐喊》就给我们塑造了许多经典人物,请你选取其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结合小说情节,阐述其形象特点。
当前题号:5 | 题型:小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智能手机从推出到移动生活大规模普及花了4年时间,打车软件从上线到带动数千万人增加就业机会花了3年时间,中国在科技和创新的碰撞中展现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
(2)有外媒认为,几乎所有的知名品牌,都有非常强大的品质保证,但目前中国这样的品牌还很少。中国要想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有两个不能回避的要素:质量和创新。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评价或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微写作
《红楼梦》“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一回,曹雪芹用一个“毒”字把对王熙凤的评价和情感充分表达了出来。请你从《红楼梦》中选择一个人物(王熙凤除外),在其名字前加上一个字,对其进行评价,如“毒”熙凤、“俏”平儿……并写一段文字谈谈你这样评价的原因。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150—200字。
当前题号:7 | 题型:小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经常读到这样的文章:《花呗、微粒贷、借呗、京东白条正在蚕食摧毁中国年轻人的生活!》《抖音、快手,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拼多多,正在毁灭年轻人》《被朋友圈毁掉的90后》。。……改革开放初八九十年代,也经常读到这样的文章:《邓丽君正在毁掉年轻人》《喇叭裤正在毁掉年轻人》《琼瑶剧正在毁掉年轻人》……
每个时代都会有新的潮流、新的时尚,同时,也会有新的担忧。阅读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2018年9月企鹅智库发布的《00后&05后研究报告》数据显示,00后的“自我认知”与“最希望自己具备的品质”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反差。在“最希望自己具备的品质”中,希望自己“有明确的理想” “首先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分别达到64%和62.1%…然而,“00后”也是“亚历山大”的一代。调查中,44.2%的男生和52.8%的女生都认为自己是“迷茫的年轻人”; 30.8%的男生和39.6%的女生认为自己是“长不大的小孩”,这与独立、自信的个人品质期望形成强烈反差。

人的一生,是天马行空式的随意挥酒,还是在与新时代的同频兵共振中书写属子自己的精彩故事?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答题;对国家民族而言,则是事关前途命运的必答题。

处于大发展时代的你,对此有何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心观众对陈更并不陌生:一脸微笑,一身优雅,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理工科女学霸。连续四年,每一季赛场上都有她的身影,这个1992年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的女孩,不仅是诗词爱好者,还是北京大学研究机器人的女博士。

对于陈更夺冠,很多人发出的最多感慨是“不容易”。 作为参赛四季、上台14次的中国诗词大会选手,陈更的存在感特别高,她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是温柔、谦逊、好学。陈更每次亮相《中国诗词大会》都有惊喜:第一季,民国装扮的她令人眼前一亮;第二季,她三度成为擂主;第三季,她继续践行与诗词的约会。可惜每一次都与奖杯失之交臂。

从第二季开始,就有观众质疑,怎么又是你?“我是带着参加《吐槽大会》的勇气来到诗词大会的。”这位清秀的北京大学工科博士生说,“只要诗词大会需要我,我会克服任何困难去参加。我只是在做我喜欢的事情,不太关注输赢,但也不能丢人。诗词大会在进步,我也要进步,和诗词大会一起成长。”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最后一场对决,是两个工科博士的“神仙打架”。最终,陈更以5比2的比分毫无争议地战胜了来自中科院的在读博士生孙晓婧。作为唯一一个参加了四季诗词大会的选手,陈更对诗词大会的变化,还是有发言权的。 比如,本以为是文科生占优势的比赛,最后成了工科人的主场,“放眼望去,核电站高级操作员、航天工程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师、导弹工艺员、海洋采油工程师、程序员……”

“选手的整体水平越来越高,以前常有返场选手,这一季返场次数屈指可数,因为大家都能答对,差的就是那几秒甚至零点几秒的时间,所以随机性很高。我经常感叹,他们的外表已经很出众,还有如此有趣的灵魂。”

让陈更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选手带着一本波兰诗人辛波斯卡的诗集《外物静默如谜》,在录制间隙翻看。“他没有拿唐诗宋词,显然不是为了比赛才看的。我问他为什么看这本?他说因为最近在看这本,不想因为比赛打乱了阅读计划。这是真正的爱诗人,只有赤子心,没有胜负心,所以诗词大会是我的人间净土,让我一次次得到净化。”

要求:这些文字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想?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