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中的“渠”可以指向人、集体甚至是社会;而“活水”的载体也多种多样,书本、某个人、自然都可以是“涓涓活水”。
①自己的命运应由自己创造。——契诃夫
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③我没有别的东西奉献,惟有辛劳、泪水和汗水。——丘吉尔
④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鲁迅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为命运所压倒。——贝多芬
据报道,《北京新闻出版广电发展报告(2016—2017)》(又名《北京传媒蓝皮书》)日前公布。其中提到,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北京市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了纸质书阅读率。早前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也显示,2016年中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率连续8年上升。但与此同时,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其中纸质书为4.65本,高于电子书,51.6%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数据印证了纸质书阅读的逐渐回暖,这当然令人欣慰。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阅读电子书才符合科技发展的趋势。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