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8日,“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获奖人物代表各行各业的精英,有新中国成立后,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国,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程开甲;有在排雷危险的境况下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而英勇负伤的杜富国;有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艰苦地区、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的钟扬;有放弃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待遇最低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挑起山乡未来的张玉滚……
鲁迅曾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新时期,“中国的脊梁”代表着群像,蕴含更丰厚的内涵。请以“当代中国的脊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明确观点并阐述理由。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五四”风雷激荡百年。回忆“五四”,我们首先想起的是那些思想与行动的先躯以及他们闪光的话语——
李大钊: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恽代英:“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惟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惟靠我自己;他人不真心救,则惟靠我自己。”
罗家伦:最纯洁的信仰是对于高尚理想的信仰,它是超越个人的祸福观念的。 生前的利害不足萦其心,生后的赏罚也不在其念。
百年之后斯人已去,话语犹萦耳边;“五四”精神长存,时时激励我们。请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联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②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③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张之洞
④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鲁迅
⑤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汪国真
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在这个“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时代,你读了上面六句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埋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1)学弟学妹向你请教阅读经典名著的经验,请你以《平凡的世界》《呐喊》《红楼梦》中任意一部为例,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给他们提供一些阅读建议。要求:条理清楚,建议具体可操作。150字左右。
(2)请你以“ 中的温暖”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横线上只能填写《老人与海》《红岩》《边城》中的一部。150字左右。
(3)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你从孔子下面这些言论中读出了什么教育思想?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简要分析。要求:可任选一条,也可针对下面多条来谈。对所选内容的理解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50字左右。
①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②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③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④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个人、行业乃至国家,都有秘密,保守秘密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历史、自然、宇宙也有秘密,科学探秘已经变成时代热潮。
根据以上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五四”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他们的精神风貌记录在我们读过的很多文学作品中:《沁园春·长沙》《记念刘和珍君》《家》《青春之歌》《红岩》《谁是最可爱的人》《平凡的世界》……
结合你读过的课内外文学作品,以“担负民族重任,不负崭新时代”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民主”与“科学”自此渐入人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中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2019年结束成人仪式的你,走进高考考场,迎来人生的第一次重要挑战……
2049年你正值中年,春秋鼎盛;而新中国成立100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历史的长河中,先辈们以热血、勇气与智慧,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幸福生活;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我们又该如何迎接未来?某媒体举行以“让历史告诉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以上材料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参加这一征文活动。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位老爷爷在某学校门口卖小吃维持生计。5块钱一份的小吃,却有人转账时只付1块钱,甚至还有1分钱的。一位老师得知此事后,给老爷爷道歉送去100元,称自己没有教育好学生。那一刻,老爷爷感动得落泪了。
一位老人在路边卖菜,收了一张百元假钞。有好心人看到后,用100元“买”下了那张假钞,当场撕掉。被撕掉的是假钞,弥补的是受伤的人心。
善良的人占多数,也要承认,人心是复杂的。如何让善行占据主流?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请针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写一篇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位市民在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被交警罚款20元。这位市民及时缴交了罚款,并将自己的经历发到网络上提醒大家。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热议。此后,交警部门加大了对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一年过去了,收效并不明显。
对此,你有何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