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开在心中的花朵
要求: 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在一场电视访谈节目中,清华大学的学生梁某表达了他的人生迷茫: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针对梁某的困惑,三位嘉宾作出了下面的人生提示。
甲: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乙: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丙:我觉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9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说明:作文不到600字,20分以下给分;不到700字,30分以下给分;不到800字,40分以下给分;不到850字,45分以下给分;48分以上的作文,字数必须超过900字。
今年3月3日,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我们都是追梦人”系列微纪录片,首日便刷屏全网,截至3月4日凌晨0点,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3000万次。该微纪录片讲述了:
凌晨2点,陈堃源安排员工分拣新鲜蔬菜。他在部队当了八年兵,现在在南昌创办“兵哥送菜”,经常睡觉不足5个小时,他说自己选的路,要走下去。
中午11点李兴柯行走在探访贫困户的山路上,他说,小时候家里穷,能够在万源扶贫,帮更多人过上好的生活是现在最大的梦想。
晚上10点,赵丰娇刚刚走进家门,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北京做快递员,她说,不想干的时候看看孩子,什么苦都愿意吃。
陈堃源、李兴柯、赵丰娇这三人的故事是亿万中国人前行的缩影,对他们的故事,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材料一:1949年,***主席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黄旭华,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从1957年到1986年,黄旭华为铸大国重器,他隐姓埋名30年,与老家亲人神秘“失联”30年。他说:“我很爱我的母亲、妻子和女儿”,“但我更爱核潜艇,更爱国家”。
材料三:身为耶鲁大学的高材生,秦明飞经过反复思量,较然决然来到艰苦偏僻的山村担任村官,与村民同甘共苦,潜心建设美丽乡村,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材料四: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今年是我国建国70周年,回首这70年,中国人民走的每一步都步履蹒跚,每一步都付出了巨大努力。近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在一步步实现,在70年后的今天,无论你的家乡在哪里,无论你现状如何,你总有很多心里话想对祖国说。请结合上述材料,把你想说的话写成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在一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多位网络“大咖”坐到一起,回答网民的提问。其中问题之一:请问在你们眼中,00后群体最需要的是什么?
网络“大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说00后群体最需要的是掌握在网络上学习的技能;有的说最需要的是要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满足;有人说00后群体最应该学会的是如何与他人相处;也有人说他们最需要的其实是个人的独立与自律。
你认为00后群体最需要的是什么?请联系访谈背景和对象,给00后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要学孩子们,他们从不怀疑未来的希望。(秦戈尔)
老布警告安迪:“希望是最危险的东西。”(《肖中克的教赎》)
比恐惧强大的只有希望。.给一点点希望是有效的,给很多希望是危险的。(苏珊 柯林斯《饥饿游戏》)
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欣赏,它们总是那么自信、那么骄傲地悄然绽放。其实,从这些绽放的花儿身上,我们能得到很多生活的启示。
请以“绽放”为题,自选角度,立意自定,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初心,又叫初发心,最早出于佛经,它是人修行之始心中秉持的那颗成己成人之心。有初心不难,然而世事纷扰,很多人容易迷失最初的意愿和理想。“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能坚持到底、保持恒心的,竟然是世上少数人。
有着十余年求学经历、即将高中毕业的你,如何看待初心与恒心?请将你的见解写成一封信,鼓励在你毕业后进入新高一学习的学弟学妹。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鸦片战争虽已走进历史,《辛丑条约》似乎也成回忆。然而当下的国内外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南海局势波谲云诡,西方敌对势力咄咄相逼;内有港独猖狂暴力,台独挟洋自重……尽管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考验,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头锐不可当。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会是一马平川。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