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问大树:“你吃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两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小树:“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这还要感谢风雨雷电。风为我做身材的修饰,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他们选择吃的是愤事、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家园,它是物质的,它是精神的,它也是物我合一的。
它是你的,它是我的,它也是属于所有人的。
它是今天的,它是明天的,它也是属于所有时间的。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下得抄袭,不得套作。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时间经过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事,其他许多东西则是可以挽回的事。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宿构,不得套作。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
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一:大众网海报新闻上海7月16日讯(记者庄滨滨)上海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新规施行半月有余,由“拎不清”到“拎得清”,上海人民忙得不亦乐乎,也成功点燃了全国人民的垃圾分类热情,多地开始试点推行垃圾分类。
材料二:西安市东城区某小区多年负责垃圾处理的老工人刘大叔对记者展示伤痕累累的双手,他说,玻璃、竹签、铁丝铁钉之外,还面临着药物侵害或者不明物辐射的危险。
材料三: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不仅为了营造整洁的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对资源回收利用。
近期,全民讨论垃圾分类,学校要组织一场垃圾投放和垃圾分类的动员大会,请你根据以上材料,通过思考写一篇大会演讲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①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妈妈,我帮你收拾屋子吧!”“去去去,小孩子能干什么!”
②某中学为了弘扬雷锋精神,每月都组织学生带上扫帚、水桶、抹布,身穿校服统一到某一路段义务扫街。
③某大学将农场劳动设为必修课,作为学生毕业的通行证。创立此课程的校长提出:“学生必须亲手碰到泥巴,才能知道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劳动。”临近期末,为了不耽误农时,该校学生在夜幕下、风雨中依然打着手电在校农场栽种油菜。
④某学生犯错,班主任宣布:罚擦黑板或者打扫教室卫生一周。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