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某市外科医生小方凌晨猝死在值班室内,年仅31岁。小方在外科工作时,始终坚守岗位,不管白天黑夜,一遇到科室、患者需要,他总是冲在第一线。在他去世后不久,当地政府做出了《关于在全区医疗系统开展向小方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但有网友问:“学什么?学习如何更好地猝死在岗位上吗?”还有网友说:“对卫计委这样的决定和号召,既感到悲哀,又感到恐惧。”国家卫计委回应:相信当地政府的本意是号召医务人员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称希望医务人员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全国各地自上而下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庆生。有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阅兵和群众游行”,有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还有很多学校组织的“爱国主题演讲”……这些庆祝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你抑或参加了其中的活动,抑或见证了这些庆祝活动,一定颇有感触。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参加学校组织的“爱国主题演讲”的演讲稿。
②参加“国庆群众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收看“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直播后写给某位国家勋章或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的国庆慰问信。
④收看“国庆祝大会、阅兵和群众游行”直播的观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武汉一大学教授开“补习班”教小学生种地

据《湖北日报》消息,不教奥数、不教英语,湖北大学资源环境系某副教授近半年来每周六在沙湖公园教小学生种地,不少10后学生第一次知道蔬菜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而不是“从超市来的”。有人说,“补习”种地能让孩子变得更爱惜食物和环境;也有人说,学生不能只关注成绩,培养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爱好也很重要;还有人认为,“补习”种地,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意义不大;……

对此你怎么看?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年轻人在海边认识了几位垂钓者,他和其中一位有了以下的对话——

年轻人:“一整天都待在一个地方钓鱼,不觉得枯燥吗?”

钓鱼者:“因为喜欢,自然会找到钓的乐趣。”

年轻人: “钓鱼时为什么要不停地上下抖动竿子?这多累啊!”

钓鱼者:“只有不停地抖动鱼竿,鱼才会咬钩啊。不累,怎么能钓到鱼呢?”

年轻人:“如果钓了一天,看到别人满载而归,自己却一无所获,你难受吗?”

钓鱼者:“我们是一起来钓鱼的,他们钓到鱼我也很高兴。我想,只要坚持,我也能钓到鱼。”

年轻人豁然开朗:做一件事情,只要喜欢,就能从中找到乐趣;只有辛勤劳作,坚持不懈,才能有收获;与别人分享成功,也是一种快乐。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戏剧除外。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名大学生利用长假,脚踩轮滑鞋,历时5天半从山东到北京,完成了一次长达五百多公里的“长途刷街”,实现了一个多年的青春梦。许多网友为其叫好:“有志者,事竟成!”“为轮滑带来正能量!”而一位交警则指出:“轮滑鞋代步上路,违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

生活中,类似的事并不鲜见,“好”的事可能是“不对”的事,“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不同情况下,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好”与“对”的理解认识各不相同,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观点,陈述你的理由。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谢邦鹏这个本科、硕士、博士3个教育阶段均与清华大学捆绑在一起的青年才俊,如今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浦东供电公司运检部下变(配)电二次运检一班的小班长。每日行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验收设备、检修设备、排除电力故障、改造老旧设备。
很多人不理解,一个读了20多年书的高才生,为什么会在毕业后选择去一线,而且一呆就是6年;谢邦鹏其实也不理解,一个电力相关专业毕业的博士生,到电力工程的基层去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究竟有什么好奇怪的?
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为此,《启蒙》杂志社特面向高中生展开主题征稿。现请你以高三生的身份向杂志社投递稿件,就这一问题表达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在中国传文化中,贤人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胸怀天下”。但现在不少人认为,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

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并在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