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大学教授开“补习班”教小学生种地
据《湖北日报》消息,不教奥数、不教英语,湖北大学资源环境系某副教授近半年来每周六在沙湖公园教小学生种地,不少10后学生第一次知道蔬菜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而不是“从超市来的”。有人说,“补习”种地能让孩子变得更爱惜食物和环境;也有人说,学生不能只关注成绩,培养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爱好也很重要;还有人认为,“补习”种地,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意义不大;……
俄国伟大作家蒲宁在回忆录中这样写自己拜见托尔斯泰的情形:“不知怎的,这位老人还是让我害怕的……我害怕这位巨人,害怕他父亲般的威严……”是的,对有些人、有些事我们应该害怕;可是,我们有时又太不害怕了:我们不害怕大自然,不害怕社会的力量,不害怕真理,不害怕正义,不害怕良知……
当我们什么都不害怕的时候,什么事不敢做?当我们什么事都敢做的时候,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
只要代表中国队参加比赛,我们的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
——郎平
生在最好的时代,我们就要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奇迹。
——张超凡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同时,也对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过程列出了“禁止情形”。《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马克思有句名言: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的本性就是这样:人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
金秋十月,信阳市教育局一如既往评选“书香校园”和“书香班级”。读书益智益德益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等中外名言无不以读书的价值启迪人们。青年阅读量的多少,已经成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国家用来衡量能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重要参考。但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阅读,不愿意阅读。有的说:“我们作业这么多,阅读太浪费时间。”有的说:“考上理想的大学是硬道理,阅读不是现在该考虑的事。”有的说:“我们在阅读啊,刷题不也是一种阅读吗?”还有的说:“我们只要升学率,不要什么‘书香这、书香那’的。”类似的说法远不止于这些。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