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的简单与不简单,在一定意义上讲是相对的,简单累计到一定程度就趋于复杂,复杂沉淀到一定程度就变成简单,从不简单到简单就是简单化的过程,简单化之后留下的或许才是事物的本真。

请以“简单”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1 | 题型:话题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也有人说:岁月静好,不争朝夕。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流入渤海。渤海口有一条鱼逆流而上,它一会儿越过浅滩,一会儿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越过山涧,挤过石罅,奇迹般地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来不及发出一声欢呼,就变成了一条冰鱼。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的姿态;有人认出这本是一种只生活在渤海口的鱼。

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困难,终于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

一位老者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不得脱离材料的寓意作文。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思考是行动的种子。——爱默生

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威赫兹里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教授带来一份关于“将元宵节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议案建议。周教授坦言,这不仅彰显了民族自信,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回归。但网友对此意见不一:
有人觉得春节假期己经够长,再设一个元宵节假期,实际意义不大。几乎所有节日都会被媒体和商家描述为“购物节”和“休闲节”。
也有很多网友力挺这个建议,毕竟吃元宵、猜灯谜、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传统民俗表演自古就被赋予了热闹、喜庆、团圆的内涵,值得传承。
还有人认为重要的不是纳入法定假日,而是用历史眼光、科学精神和严肃态度来看待节假日,防止亚文化“带跑偏了”。
这些见仁见智的意见引发你对议案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选好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会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会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的一个杰出的典型。

要求:综合以上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请以《别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不少于800字。
(2)写一篇议论文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知耻是做人的基础,是重要的道德准则。“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知耻文化对引领社会风气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不理解什么是知耻,为什么要知耻,缺乏知耻之心。高铁“霸座男”“霸座女”层出不穷;某明星不配合机场安检却煽动网络暴力报复执法者;日常生活中乱扔垃圾、考试作弊等现象屡禁不止,甚至还出现了“以耻为荣”的现象……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生活中,常常有人宁愿去关心一位影星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关心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说:无友不知己者。后世对此一般有三种理解:其一,没有朋友比不上自己;其二,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其三,不跟和自己志向不同的人交往。这些理解折射出来的其实是不同的人际交往现、人生价值观。

在一次班会课上,老师让大家对这几种理解进行讨论。请你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及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