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教授带来一份关于“将元宵节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议案建议。周教授坦言,这不仅彰显了民族自信,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回归。但网友对此意见不一:
有人觉得春节假期己经够长,再设一个元宵节假期,实际意义不大。几乎所有节日都会被媒体和商家描述为“购物节”和“休闲节”。
也有很多网友力挺这个建议,毕竟吃元宵、猜灯谜、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传统民俗表演自古就被赋予了热闹、喜庆、团圆的内涵,值得传承。
还有人认为重要的不是纳入法定假日,而是用历史眼光、科学精神和严肃态度来看待节假日,防止亚文化“带跑偏了”。
这些见仁见智的意见引发你对议案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选好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9-12-23 03:55: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厉害了我的哥”是2016年诞生的热门网络用语,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厉害了我的哥”入选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成为了人们的日常流行语。2018年3月2日上映的一部电影《厉害了,我的国》让看过电影的人都会惊呼“厉害了,我的国”!国人观后最大感受是为自己能生在这个强大的国家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厉害了,我的……”可以作为我们时下一句流行感叹语,强烈地表达我们的赞叹、自豪、敬佩之情……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感悟,请将“厉害了,我的
”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横线处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同类题2
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通过评审,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当今农业社会向工业乃至后工业社会的变迁中,已丧失实际功能。也有人认为,只要存在农耕,二十四节气就不会消失,无须保护,也无法保护,而应“再创造”,使其获得新的意义和生命。
“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引发你哪些感想呢?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在很多学生不愿上语文课,他们认为教材中很多文章过于老旧,没有文学积累的价值,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也有人认为教材中的文章多是传世经典,是历代文坛哲圣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夜之间,《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这些传递人间温情和诗意审美节目火了。人们被一首首精美的诗词吸引,被一句句朴实话语背后的深情打动,被一封封家书抚平时代的创伤。但也有人说,当今社会我们从不缺少“朗读者”的感性泪水,我们最需要的是“赛先生(科学)”的理性精神,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这些议论,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表明你的见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甘肃省西和县,当地未婚的姑娘为“巧姑娘”备下美食,祈愿自己更加心灵手巧、热爱劳动;在江苏南京,通过展示魁星点斗、参拜织女、“斗巧”比赛等民俗仪式……生动再现传统文化之美……在七夕节,不少地方纷纷举办文化活动。吸引了大批群众前来参加。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知识点
写作
科技与文教
与时俱进
传承与创新
两者的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