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小令,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全曲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至少说出一种并结合原句简析)?(3分)
【小题2】这首小令中,暗含题中“秋”字的最直接的意象有哪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全曲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至少说出一种并结合原句简析)?(3分)
【小题2】这首小令中,暗含题中“秋”字的最直接的意象有哪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补写出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2分)
(1)形影相吊, 。
(2)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3)柳丝长玉骢难系, 。
(4)夕阳古道无人语, 。
(5) ,众人皆醉我独醒。
(6)新沐者必弹冠, 。
(7)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
(8) ,成一家之言。
(9)水击三千里, 。
(10)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形影相吊, 。
(2)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3)柳丝长玉骢难系, 。
(4)夕阳古道无人语, 。
(5) ,众人皆醉我独醒。
(6)新沐者必弹冠, 。
(7)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
(8) ,成一家之言。
(9)水击三千里, 。
(10)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伤心秦汉经行处, 。
(2)水何澹澹, 。
(3) ,衣冠简朴古风存
(4)越明年,政通人和, 。
(5)当余之从师也, 。
(6)以中有足乐者, 。
(7) ,身世浮沉雨打萍。
(8) ,山岳潜形。
(9) ,随风直到夜郎西。
(1)伤心秦汉经行处, 。
(2)水何澹澹, 。
(3) ,衣冠简朴古风存
(4)越明年,政通人和, 。
(5)当余之从师也, 。
(6)以中有足乐者, 。
(7) ,身世浮沉雨打萍。
(8) ,山岳潜形。
(9) ,随风直到夜郎西。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漸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小题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做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6分)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漸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小题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做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6分)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商调·黄莺儿
赠 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小题1】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调·黄莺儿
赠 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小题1】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周敦颐《爱莲说》)
(2)当余之从师也, ,行深山巨谷中。(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4)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6)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1)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周敦颐《爱莲说》)
(2)当余之从师也, ,行深山巨谷中。(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4)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6)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8分)
(双调)水仙子 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
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小题1】诗中的“孤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曲概要分析。(4分)
【小题2】赏析结尾句“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的妙处。(4分)
(双调)水仙子 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
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小题1】诗中的“孤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曲概要分析。(4分)
【小题2】赏析结尾句“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的妙处。(4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8分)
(中吕)普天乐
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
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小题1】这首元曲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来?(4分)
【小题2】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
(中吕)普天乐
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
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小题1】这首元曲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来?(4分)
【小题2】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天暮雪
[元] 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小题1】本诗传神地绘出了一幅潇湘江上暮天雪景图。诗人是怎样表现暮天雪景的?(4分)
【小题2】诗中渔翁的形象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江天暮雪
[元] 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小题1】本诗传神地绘出了一幅潇湘江上暮天雪景图。诗人是怎样表现暮天雪景的?(4分)
【小题2】诗中渔翁的形象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句作答)(6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4)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7)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人恒过然后能改,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4)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7)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