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①此词作于王安石所推新法遭到废除,落职出京卜居金陵半山时。②冯贽《云仙杂记》引《高隐外传》云:“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俗耳针砭,指医治庸俗的听觉而使之高雅。诗肠鼓吹,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
【小题1】有人说“闲”字统率全词,试简析词作从哪些方面表现词人之“闲”的?(3分)
【小题2】简述“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两句所表达的感情。(3分)
【小题3】“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它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4分)
菩萨蛮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①此词作于王安石所推新法遭到废除,落职出京卜居金陵半山时。②冯贽《云仙杂记》引《高隐外传》云:“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俗耳针砭,指医治庸俗的听觉而使之高雅。诗肠鼓吹,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
【小题1】有人说“闲”字统率全词,试简析词作从哪些方面表现词人之“闲”的?(3分)
【小题2】简述“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两句所表达的感情。(3分)
【小题3】“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它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4分)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A.“乱石穿空”三句,运用比拟手法,展现出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
B.“小乔初嫁了”写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衬出周瑜年轻有为,志得意满。 |
C.上片抒发对英雄伟业不灭的赞叹,下片借景引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
D.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豪放,以大手笔描写开阔的背景、大战的场面。 |
名句默写。(每题1分,共8分)
(1)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过蒙拔擢,___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李密《陈情表》)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6)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7)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
(8)策扶老以流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过蒙拔擢,___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李密《陈情表》)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6)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7)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
(8)策扶老以流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怀古》词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即景抒怀。下阕怀周瑜,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诗人面对早生的华发,自斟自饮,悲伤无法释怀。 |
B.《书愤》运用对比的手法,从立志报国的早年写到白发苍苍的暮年,抒发了当年的抱负和今日的感慨,充满悲愤和无奈,于是决心归隐山林。 |
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现了辛弃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全词语言风格明快晓畅,通俗易懂。 |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运用叠词,不仅使诗歌具有音韵美,更增强了环境的凄清气氛,加强了凄惨、忧伤的情感。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念去去,千里烟波, 。 ⑵ ,怎敌他,晚来风急。
⑶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 ⑷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
⑸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 ⑹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
⑴念去去,千里烟波, 。 ⑵ ,怎敌他,晚来风急。
⑶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 ⑷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
⑸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 ⑹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小题1】上阕是如何表现“凄冷”的?(4分)
【小题2】全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小题1】上阕是如何表现“凄冷”的?(4分)
【小题2】全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淇则有岸, 。 ,言笑晏晏。(《诗经·氓》)
(2)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4)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1) 淇则有岸, 。 ,言笑晏晏。(《诗经·氓》)
(2)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4)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小题1】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5分)
【小题2】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由。(6分)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小题1】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5分)
【小题2】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由。(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菩萨蛮·咏梅
[宋]朱淑真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霜钩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选自《朱淑真集注》)
【小题1】请从描写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一枝和月香”一句。(3分)
【小题2】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菩萨蛮·咏梅
[宋]朱淑真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霜钩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选自《朱淑真集注》)
【小题1】请从描写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一枝和月香”一句。(3分)
【小题2】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2)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庄子《逍遥游》)
(3) ,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4)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2)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庄子《逍遥游》)
(3) ,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4)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