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又名“引”,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就是农历十五的前一天。 |
C.“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多用于男子名字。 |
D.“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籍贯;“君圭”“君玉”前者为名,后者为字。 |
下列各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意为男女结为夫妇。 |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一月有弦望晦朔,“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月圆之日,“既望”是农历每月十三或十四,为月快圆之日。 |
C.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兰亭集序》中的“癸丑”纪年,指的是东晋永和九年。 |
D.古人将一季分为孟仲季三个月,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兰亭集序》中“暮春”指的是季春三月。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③舞幽壑之潜蛟④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⑤侣鱼虾而友麋鹿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③舞幽壑之潜蛟④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⑤侣鱼虾而友麋鹿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④/②③/⑤⑥ |
C.①④/②⑥/③/⑤ | D.①②/③④/⑤⑥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园日涉以成趣 |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 D.水击三千里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终期于尽(至、及) 冯虚御风(乘) |
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
C.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不能极夫游之乐(尽情享受) |
D.倚歌而和之(循,依) 则或咎其欲出着(责怪) |
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不知东方之既白
例句:不知东方之既白
A.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下列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译: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译: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左右,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大家依次坐下。 |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听任苇叶般的小船飘流到各处,越过苍茫的江面。 |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
D.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