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其根本) 率赂秦耶(全部、一概)
A.悟已往之不谏(劝止、挽回) 气凌彭泽之樽(超过) 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故夫知效一官(胜任) |
B.恨晨光之熹微(遗憾) 控蛮荆而引瓯越(连接) 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 族庖月更刀(众、一般) |
C.洎牧以谗诛(及、等到) 期山东为三处(约定) 听臣微志(听信)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 |
D.志怪者也(记载)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比) |
按照文言句式特点分类,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③纤歌凝而白云遏
④而莫之夭阏者 ⑤赵尝五战于秦 ⑥奚以知其然也
⑦今臣亡国贱俘 ⑧都督阎公之雅望 ⑨斯用兵之效也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③纤歌凝而白云遏
④而莫之夭阏者 ⑤赵尝五战于秦 ⑥奚以知其然也
⑦今臣亡国贱俘 ⑧都督阎公之雅望 ⑨斯用兵之效也
A.①③/②④⑧/⑤/⑥/⑦⑨ | B.①⑦/②⑧/③/④⑥/⑤/⑨ |
C.①③/②⑧/④⑥/⑤/⑦⑨ | D.①⑦/②/③⑤/④/⑥⑧⑨ |
按照词类活用分类,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或棹孤舟 ②眄庭柯以怡颜 ③雄州雾列
④宾主尽东南之美 ⑤而后乃今将图南 ⑥屈贾谊于长沙
⑦襟三江而带五湖 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⑨燕赵之收藏
①或棹孤舟 ②眄庭柯以怡颜 ③雄州雾列
④宾主尽东南之美 ⑤而后乃今将图南 ⑥屈贾谊于长沙
⑦襟三江而带五湖 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⑨燕赵之收藏
A.①③⑤/②⑥/④⑦⑧/⑨ | B.①②⑤/③⑦/④⑥/⑧/⑨ |
C.①⑤/②⑧/③④⑦/⑥/⑨ | D.①⑤/②⑥/③/④/⑦⑧/⑨ |
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须行即骑访名山 会须一饮三百杯 |
B.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子路率尔而对 |
C.殆有神护者 学而不思则殆 |
D.期山东为三处 陈太丘与友期行 |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王军壁垓下 ②忧劳可以兴国 ③燕赵之收藏 ④辇来于秦
⑤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⑥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⑦一夫夜呼
⑧函梁君臣之首 ⑨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⑩垣墙周庭
①项王军壁垓下 ②忧劳可以兴国 ③燕赵之收藏 ④辇来于秦
⑤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⑥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⑦一夫夜呼
⑧函梁君臣之首 ⑨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⑩垣墙周庭
A.①②⑤\④⑥⑧⑩\③⑨\⑦ | B.①②⑤\③\④⑥⑧⑩\⑦\⑨ |
C.①⑧\②⑤\③⑨⑩\④⑥\⑦ | D.①⑧⑩\②⑤\③\④⑥⑦\⑨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群季俊秀 季:指弟弟,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
B.思厥先祖父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
C.如会同 会:诸侯会见天子;同:诸侯之间相见。 |
D.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旧指女子出嫁。 |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杳不知其所之也 燕赵之收藏 |
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
C.因之以饥馑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
D.遂斩汉一将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
B.大块假我以文章 |
C.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离骚》是其代表作,《离骚》和《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
B.“初七及下九”,句中的“初七”指的是阴历每月的初七日;“下九”为每月的十九日,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
C.鸡鸣、黄昏、人定等,均是古代表时间段的词语,其中“奄奄黄昏后”中的“黄昏”指戌时,相当于现在夜间19~21时。 |
D.“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雨雪霏霏
例句:雨雪霏霏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B.顺流而东也 |
C.足以荣汝身 |
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