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项是
A.匪我期,子无良媒 愆:拖延
B.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假如没有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   相:帮助
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再拜:第二次拜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每组两句都正确的一项是
A.而吾与子之所共(享有)   贫贱有此女,始还家门(离开)
B.则其好游者不能也(尽头)    樊将军以困来归丹(处境恶劣)
C.况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做)
D.荆轲顾笑武阳,前为(道谢)   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每组两句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左手把秦王之袖
B.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   可以无悔矣,孰能讥之乎
C.臣壮也,犹不如人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既白
D.夫夷近,则游者众   樊哙侧其盾撞,卫士仆地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加点字词的活用情况,每组两句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太子之   沛公百余骑见项王
B.而其愈奇   映左右
C.顺流而也   西植松柏
D.常在于险远   少长咸集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每组两句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不能喻之于怀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群臣侍殿上者   而今安在哉
C.欲呼张良与俱去   不吾知其亦已兮
D.秦王购之金千斤   见燕使者咸阳宫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复击轲,八创   被:覆盖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德也 倍:背叛
B.贱之人  鄙:浅陋 料大王士卒足以项王乎 当:对等
C.未与项羽相见 得:应该 我至军中,公乃入   度:推测
D.秦贪,其强 负:依仗 前以降及物 故:交情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组中两句都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C.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皆为陛下所成就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组中两句的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以乱易整,不武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太子及宾客知事者
D.大王来何操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课本中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常用籍贯和出生地称人以示尊敬,如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被称为“王临川”;还有用任职之地的地名来称人的,如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还有用官职来称人的,如王羲之被称为“王右军”。
B.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又称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姑娘们最为重视。这天晚上,妇女们看牵牛织女星,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C.在古籍文献中,对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名称。如每月第一日叫“朔”,二日为“既朔”,十五日“望”,十六日“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D.古人常用“天干”(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和“地支”(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称为天干地支纪年法。如:“岁在癸丑”“壬戌之秋”。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将下列句子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是()
⑴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⑵群臣侍殿上者⑶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⑷沛公安在⑸大王来何操⑹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⑺仰观宇宙之大⑻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⑽不吾知其亦已兮⑾月出于东山之上⑿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⒀见燕使者咸阳宫⒁秦军氾南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⒃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⒄是寡人之过也⒅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⒆夫晋,何厌之有⒇若属皆且为所虏
A.⑴⑵⑽/⑷⑸⒂⒆/⑹⑻⑾/⑺⑿⒄⒅/⑶⑼⒇/⒀⒁⒃
B.⑴⑵⑺/⑷⑸⑽⒂⒆/⑹⑻⑾⒀/⑿⒄/⑶⑼⒇/⒁⒃⒅
C.⑴⑵⒀/⑷⑸⑺⑽⒆/⑹⑻⑾⒂/⑿⒄⒅/⑶⑼⒇/⒁⒃
D.⑴⑵⑺/⑷⑸⑽⒂⒆/⑹⑻⑾/⑿⒄⒅/⑶⑼⒇/⒀⒁⒃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