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父母者,人之本也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
B.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C.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人君)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
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苏武传》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
B.“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句式比较灵活,内容充实而生动。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C.“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的“黔首”即以黑头巾裹头,代指读书人。古代对平民的称呼有“白丁”“黎民”“氓”。 |
D.《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下九”,农历每月的十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
翻译句子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3)君尝为晋君赐,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4)夫晋,何厌之有?
(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3)君尝为晋君赐,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4)夫晋,何厌之有?
(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5)是寡人之过也
(6)许之
(7)夜缒而出
(8)焉用亡郑以陪邻
(9)郑既知亡矣
(10)且君尝为晋君赐也
(11)朝济而夕设版焉
(12)何厌之有
(13)肆其西封
(14)与郑人盟
(1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6)以乱易整
(17)失其所与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5)是寡人之过也
(6)许之
(7)夜缒而出
(8)焉用亡郑以陪邻
(9)郑既知亡矣
(10)且君尝为晋君赐也
(11)朝济而夕设版焉
(12)何厌之有
(13)肆其西封
(14)与郑人盟
(1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6)以乱易整
(17)失其所与
翻译下列句子: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2)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3)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5)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6)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7)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2)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3)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5)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6)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7)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对下面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无兄弟之亲 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③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④下流多谤议
⑤安在其不辱也? ⑥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⑦重为乡党所笑 ⑧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①无兄弟之亲 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③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④下流多谤议
⑤安在其不辱也? ⑥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⑦重为乡党所笑 ⑧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A.①⑤/②⑦⑧/③④⑥ |
B.①/②③④⑦⑧/⑤/⑥ |
C.①⑥/②⑧/③④⑦/⑤ |
D.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
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再拜:再一次下拜 |
B.推贤进士为务 务:事务、工作 |
C.若重仆不相师 师:效仿 |
D.刑不上大夫 刑:刑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