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守天下必有大度者也。何者?非有大度之人,则常恐天下之去我,而以术留天下。以术留天下,而天下始去之矣。
②秦人被甲持兵,七世而不得解,寸攘尺取,至始皇然后合而为一。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是以毁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绝天下之望。其所以备虑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内愁苦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是以陈胜、项籍因民之不服,长呼起兵,而山泽皆应。由此观之,岂非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
③悲夫!古之圣人,修德以来天下,天下之所为去就者,莫不在我,故其视失天下甚轻。夫惟视失天下甚轻,是故其心舒缓,而其为政也宽。及观秦,唯不忍失之而至于亡,然后知圣人之为是宽缓不速之行者,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文本有删减)
【小题1】第②段方框内应填入的虚词是( )
【小题2】第一段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对第③段划线句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代的圣人,通过修养德行来治理天下,拥有天下或失去天下的原因,都取决于我。 |
B.古代的圣人,通过修养德行使天下人归依,拥有天下或失去天下的原因,都取决于我。 |
C.古代的圣人,通过修养德行来治理天下,拥有天下或失去天下的人,都在我这。 |
D.古代的圣人,通过修养德行使天下人归依,拥有天下或失去天下的人,都在我这。 |
【小题4】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小题5】结合文章第二段秦国艰难夺得天下后,所表现出的过于紧张,害怕失去的心理和行为,谈谈你对文中“术”的理解。